第29集)第022讲改革宗信仰与华人教会历史素描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弟兄_文字:ZJY(CGY)姐妹

好,我们从第一段来讲,改革宗信仰与华人教会历史素描。有一些的历史背景呢,在英国美国的教会发展们暂时呢,就不谈了。

第一大段就是早期到中国的基督新教宣教士呢,包括一些是长老会的,也有荷兰改革宗。那我以前在美国一个改革宗的福音派的宗派里在纽约开拓教会的时候呢,我的上司就是专门协调少数民族的植堂那位牧师呢,他是美国人第二代,就是他的父母亲和……忘了是伯伯还是叔叔呢,都是长老会在南韩的宣教士,所以他是第二代宣教士。

他给我讲了一句话,虽然那可能没有数据的根据,但是呢对我来说很很有帮助,他说长老会,就是100年前的事,或者是80年前吧,就是第20世纪的上半,长老会把新派的、自由派的宣教士送到日本,保守派的、福音派的送到南韩或者韩国,然后呢中国是两者参半。所以呢,日本的,我不知道每一位去日本的都是自由派啦,所以日本的教会比较很有知识水准,那些信徒们的社会地位也很高、教会很小,新正统神学影响也很早。南韩呢一方面他是福音派的,一方面刚好赶上韩国的那种民族主义的高涨的时期,而且呢有一点Nevius,Nevius,在我们的的一大段第二点里面第二个名字John Nevius,他主张本色化。怎么叫本色化呢?就是韩国的的牧师,从第一天开始就不发薪水的,教会从头就是自立。

中国不是吗,老是跟着宣教士?中国的早期的牧师的薪水就等于宣教士的薪水的5%到10%,差距很大的。就那种依赖感呢,就很自然地就建立起来了。韩国是从头开始,没有薪水的,自立。结果建出来的教会都是很强的、很成熟的。那中国呢,是两样掺半,所以新派的有赛珍珠PearlS.Buck,写《大地》的那个小说,”The good earth”中文不叫《大地》是吧?有另外一个名字的。女的,把中国的农民讲的蛮浪漫的,就是很理想化的,赛珍珠。还有司徒雷登,就是燕京大学从1916到1946年的校长。1946年就被美国委任为美国驻中国大使,他是一位新派的希腊文的学者,燕京大学的校长。所以长老会新派。也有保守的,很多保守派的可能就跟着内地会去中国了,但是他自己的会其实是长老会的。

但是在厦门呢,第二点,很有意思的,在闽南有一些的宣教士,其中一位叫作Jvn Telmidge(注:这个名字我不确定).各位假如知道厦门鼓浪屿,鼓浪屿不是有一所以前是女子中学吗?育德是不是?育德,教育的育。育德女中。哦,对了,金链的创办他在那边的校长还是……老师,至少是老师了?对不对?这个育德女中,就是纪念这一位Nevius就是英文,对不起,Telmidge(注:这个名字我不确定)育德女中的英文名字就是Telmidge(注:这个名字我不确定)女中。那Telmidge是谁呢?他是RCA,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美国改革宗教会,就是荷兰改革宗在美国设立的宗派之一。当时这很正统的,Telmidge是代表美国荷兰后裔的改革宗,在厦门宣教。

那另外呢,也有长老会的,也有公理宗,公理宗就是个别常会独立,但是内部都是改革宗神学、长老制,跟长老会不同的就是长老会不是每间堂会是独立的。那所以来自英国的、美国的,可能还有别的国家的公理宗的,特别是长老会跟改革宗的传道人、宣教士,他们在厦门呢,就彼此的同意:我们来中国,不是来开一所中国福建厦门的美国的、荷兰的改革宗,那不是很荒谬吗?从荷兰到美国的改革宗教会在中国开一所中国的,荷兰的美国的改革宗,对不对?或者开一所中国的苏格兰传到美国的长老会的,都在厦门。他们说:不是的, 我们来是要设立中华基督教会。

所以他们当时呢,就做了一件很革命性的事,他们呢放弃自己国家的英国美国等等的会籍,说我们现在来属于这个中华基督教会,这个区会,在台湾福建叫做宗会,宗教的宗,或者是中中间的中,我不晓是哪一个Zhong,有的叫区会,presbytery。

他们的,他们这样做呢,没有得到他们母会的,就是原来的国家的那些上司的许可的。这样子呢,到了1927年,全国性的就有了中华基督教会,但是那个起源是在、至少最早的之一是在厦门中华基督教会。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

那另外呢,有些地方,比方潮州,我们都知道新加坡有生命堂、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堂,有独立的、有长老宗的。那潮州的生命堂,按照我的不完整的理解呢,是有英国的长老会,又有美国北部的浸信会,所设立的教会。那香港有潮语浸信会,不是改革宗的。但是呢,也有英国长老会的影响,所以不论是福建、潮州都有一些长老会的宣教士,山东也有,也不同地方都有一些长老会。新派的就司徒雷登,还有北京的诚静怡当时呢就是在1900年之后呢,是北京米市街中华基督教会的牧师。中华基督教会就是公理宗的,他是是属于公理宗的。米市街就是今天的东单北大街。东单北大街呢,在十年前呢还是燕京神学院之所在地,现在已经开了搬到外面了,所以那个整个校园就没有了。燕京神学院原来的在东单北大街,就是王府饭店往北走一点,不是那一首很坚牢的那一所礼拜堂,那个是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不是那个,是神学院,现已经拆掉了。那里就是诚静怡牧养的地方,而且有庚子之乱殉道的一些的宣教士跟他们的家人的名字,有一个石碑,现在已经搬到郊外的,那块石碑已经搬到燕京的新的校园。

那这一段的自由派的改革宗长老会的历史是多姿多彩的,因为在1910年在苏格兰开全世界的第一次全世界的在爱丁堡,在全世界、第一次全世界的宣教大会,穆德先生John Mott,是一位卫理公会的平信徒,他事后呢就拜访了很多亚洲可能也拜访非做也不一定,亚洲的国家,到处设立他那个Continuation Committee 续办委员会,继续的续。那这个续办指爱丁堡1910世界宣教大会的续办。

那在中国呢,诚静怡就帮他的翻译跑了很多的城市,之后呢就设立了中国的续办委员会。这个续办委员会从1913G以1922,到22年呢,就举办了基督教全国大会,National Christian Conference,事后呢,就设立了National Christian Counsel中国基督教协会。我忘了这个中文名字。那诚静怡呢,当然就是那个全国的基督教协会的总干事,也是后来1927年所设立中国基督教会的总干事。不过到了1927年,

这个中国基督教会已经是由比较自由派的长老会、公理宗等等的牧师们领导。因为自由派的神学呢,在美国到了1920年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地步呢,基要派跟他争辩,最后基要派是输掉的,就是梅钦就出来了,1929年离开了普林斯顿神学院,创办威敏斯特神学院,1936年离开长老会,创办正统长老会。1936年同年年尾呢,笃信圣经长老会,从那里分出来的。

同时呢,在中国内地肯定有很多的内地会的宣教士是长老会的,因为在美国跟英国呢,长老会公理宗这两个改革宗的,卫理公会、浸信会,这四个宗派呢,把很多的事工上都是合作的。包括芬尼、慕迪的那种的布道大会,或者是宣教运动呢,或者YMCA青年会,其他社会慈善工作,这四个宗派是比较习惯一起合作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有一位的长老会的,应该是正统长老会的宣教士Samuel Boyle他在……不晓东北那一省,就跟赵中辉牧师同工。后来呢,赵牧师搬到日本神户,最后呢搬到美国。当时呢在中国呢,除了Samuel Boyle以外还有O. T. Ela也是一位改革宗的长老会的神学家,旧约的学者,在华北神学院,教书的。所以不论华北神学院,或者是后来的改革宗翻译社,都在中国大陆解放前呢,有一段的工作的历史的。

第六,在美国本地呢,改革……对不起,长老会和公理宗他们既然有很长的历史,长老会就是加尔文的学生在苏格兰开拓的教会,公理宗就早加尔文的学生在英格兰开始的教会。他们这么多年来,几百年来有很多的合作的。那在美国的合作的方式呢就是说长老会呢就在不同的唐人街,华人就是那种台山餐馆,我应该说得早一点,淘金然后建铁路,铁路之后开餐馆、开洗衣馆。这些的华侨中间,长老会开拓教会、公理宗开掘主日学,就是英文班等等。那所以的美国的长老会的教会可能比公理宗多一点点,后来公理宗也开教会了。

当时呢,有从中国大陆聘请广东人、牧师到这些唐人街牧会。或者有一些的他们的美国的长老会的华人教会的牧师,又会回到中国他们的家乡去牧会的,所以很多的来来往往的关系的。第二页,第二页。

在宋尚节博士复兴、奋兴培灵时代,在荷兰,因为荷兰是多年来是……对不起,在印尼,因为印尼多年来是荷兰的殖民地呢,所以很自然的荷兰的改革宗教会,就是印尼最重要的就是教的宗派。而这些改革宗教会,比方现在有一个就是gei ga yi(拼音),GKI,印尼文,G就是教会,K就是基督教,I就是印尼。对,印尼文不一样,英文是GKI,印尼文是gei ga yi(拼音),就是印尼基督教会,是其中一个荷兰人在印尼设立的改革宗的宗派。

那他的改革宗的神学的味道强不强呢?不知道。但到了今天就有很多的新正统神学的影响,在他们的神学院老师们跟牧师们的言论中。但是有了宋尚杰博士等等的影响,所以不论是苏马揣到早洼,都有复兴的传统在改革宗教会的弟兄姐妹的身上。或者新加坡、马来西亚有宋尚杰博士的影响,在长老会当然也在卫理公会等等,弟兄姊妹的身上。所以在改革宗的教会、有改革宗教会背景的弟兄姐妹,受了宋博士这一类的,还有其他的后来有纪志文博士等等的就是牧师等等的。

改革宗和复兴运动,好像有不解之缘。1945年之后在海外,在台湾有台湾长老会。台湾长老会1865年开始就有的了,那山地人的比较多,所以多年来得到灵恩运动,现在垄断了基督教,成为基督教的大部分之前,台湾长老会是台湾人数最多的宗派。那个主要是因为山地的长老会的信徒很多。

赵中辉博士多年来就在台湾跟美国两地呢,做他的翻译的工作。那在台湾有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这个会这么长呢?因为基督教改革宗,是Christian reformed,就是刚才我所说那个荷兰在美国的改革宗,与它并存的另外一个的改革宗。在美国的荷兰人至少有两个,一个是美国改革宗RCA,现在很新派的,包括那个水晶教堂的Robot Schuler 也是这个RCA的。另外就是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基督教改革宗,那当时还是很保守的,今天已经在变质中。那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基督教改革宗和比方说,正统长老会OPC,就是梅钦那个宗派的,他们在台湾就合作设立这个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今天还存在的,人数不是很多。

后来呢,对不起,不晓得为什么有一个“后”字。在香港呢,1960陈喜谦牧师,当时他是陈喜谦先生,我们那下一代的就称他作“千叔”,叔叔的叔。(粤语发音的)“千叔”。他当回事是在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毕业,那有爱得理先生的影响,爱得理呢是一位内地会的,可能是弟兄会背景的英国宣教士,内地宣教,内地会宣教士。多年来在海外呢,是鼓吹海外的世界各地的教会为中国大陆的教会祷告的,一直到去世。

他当时那在战后呢,就在香港鼓励陈喜谦弟兄,当时陈喜谦有的时候就住在香港大学的学生的宿舍,铺地板跟他们查经,开拓这些的香港大学基督徒团契Hongkong Youth CA, Christian Association.那这个CA呢,香港大学就因为当时只有一间大学,其他的都是不成气候的书院,英国的殖民地政府就是这样子的,只有一间大学,其他都不算大学。在香港大学的基督徒团契呢,一方面有陈喜谦跟爱得理的影响,把斯托特的书,归纳式查经引进到中国香港的大学生、另外呢,也有福音堂这种像弟兄会的很敬虔的传统。所以呢,香港大学早期的基督徒受到改革宗或者英国优良的解经传统和弟兄会的敬虔传统两方面的影响的。

那在香港也有灵光堂和灵光书,是这些比较像的弟兄会,但他们也很喜欢司布真、钟马田、清教徒的传统,所以香港多年来有一些的,有这个Book Room,这个书店、书市呢,是有很多的很敬虔的,包括一些改革宗清教徒的书,可以买得到的。

在美国,这些长老会跟公理宗所设立的教会那些华侨的下一代,华裔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华裔呢,在50年代有一些的弟兄跟姐妹,弟兄包括远培得,Peter Yun, Weilun Wang 王赐贻,贝+个台湾的“台”。Ho(?) 王光荣等等。还有女的,Milrid Yang,杨立春,还夏威夷出生的,Ada lem 这些有一些是在惠顿大学毕业的,那当时他们就受到50年代美国青年基督徒有一种的复兴跟宣教的热诚,所以很多位都去了香港或者是东南亚去做宣教的。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是美国人嘛,所以到东南亚就是现在的工厂啦,比方说,Weiland(?) Wang曾经在香港的……我忘了是布道神学院,可能是中华神学院,曾经任教过。杨立春也是在香港跟新加坡各地曾经教过希腊文的。Ada Lem就跟世界性的IFES那个校园团契的世界性的组织呢,到处跑,他是单身的,地到处跑训练学生怎么带领归纳式查经。那Ho Wang没有到到到香港亚洲来宣教。

但是这个那就成为一股的长老会,后来也有一些或者他们中也有浸信会的,一股的ABC,就是说在目前已经他们已经80岁、90岁了,Ho Wang牧师,但是他还没有失去他的幽默感,我们去年才去见过他在芝加哥疗养院。那他们呢,就代表着当时华人教会在美国、加拿大,绝对不超100间,大概50多间而已,50年代。他们就代表了他们的下一代福音派的有宣教热诚的,后来跟我们华侨我们这些北美华人呢,我们的第一代移民挑战:你们都忽略了我们下一代的需要,主要是这几位的的Peter Yun, Weiland Wang,Ho(?) Wang Weiland Wang等等,还有浸信会的Joseph Wang这些的牧师。

威敏斯特神学院,可能第二,不一定是的第一位华人的学生的是司徒钜勋Paul Sitou(注:广东拼音)。应该是1947年离开中国,路过而拿威参加一个宣教的大会,然后呢就到威敏斯特。再到了1950、51年的时候他同时在威敏斯特核心派协和神学院、纽约协和神学院两个学校一起读他的神学硕士,第二个硕士,没有读完协和神学院的博士,他就在纽约的开拓基督教改革宗教会。

这个宗派呢,也有杨胜世是牧师,张培谦长老,还有韩牧师等等。目前芝加哥那个以前韩牧师所牧养的教会的牧师呢,是国内到美国的王志勇弟兄,他曾经在加尔文分院附近的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毕业之后呢,他目前在芝加哥的基督教改革宗宗派里面牧养。

跟这个基督教改革宗有关的另外还有唐崇平牧师,他是唐崇荣牧师的大哥。在印尼唐氏兄弟一共七位,唐崇明应该的老二还是老三,对不起,他是在万隆的,是一位很敬虔福音派的牧师。唐僧荣跟唐崇平、唐崇怀呢,就比较明显的讲的是改革宗的神学。

下面呢,中国神学研究院在1975年在香港创校,创办人呢,最早的是赵天恩,就是赵中辉牧师的儿子。周永健、陈济民、高集乐,这四位在1967年1月份在威敏斯特组织了神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五位加入的是三一神院毕业的马鸿昌,然后呢冯荫坤,马鸿昌、冯荫坤和陈喜谦这些就代表着不是威敏斯特毕业的中国的神学生。所以中神呢,从头开始呢,是威敏斯特神学院的学生创办的。他们去O.T.Ala,就是华北神学院那一位老教授那里。那位老教授给他们每一个字都敲过他们的信仰立场书。

后来那从第五位到第九位呢,就不都是很明显的改革宗的。到了今天,中神已经有第三任的院长了,很明显的是某一派的长老会的牧师,神学呢很明显的是新正统。

那我在这里呢,做一个结论,就是说:假如各位研究三位到四位的人物他们的生平呢,你会看到改革宗神学跟华人教会的交错关系。赵天恩是一位,有他自己的自传吗,在他有一本书叫《导我前行》那本,应该是他的自传,至少有很多的自己资料。

赵天恩、唐崇荣和王永信,你假如究这三位的背景,你会看到改革宗的神学呢,在华人教会里面的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广义地福音派的大圈子里面,做了一些的贡献、有一些的影响。但是的,在海外华人的真正的改革宗的长老会的教会,植堂呢,是比较少。直到今天90年代之后的中国国内,反而有很多的知识分子呢,他们的自己,纷纷地设立改革宗的教会。

下面一段那个非常复杂的历史,有机会我们再继续来讲。重要的是从多年来,威敏斯特神学院、圣约学院、加尔文神学院等等都有华人的学生。而威敏斯特那个比较长一点,但是很多的我的同学们,都分布在很多不同的非改革宗的机构、教会、神学院任教。所以改革的神学的传播,是有的,教会的建立就比较少。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