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导论 第二十五课   敬虔主义与复兴运动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加立弟兄_文字:ZXR姐妹 

过去的24课我们讲过一些基本的:什么是神学的道理,还有神的启示,(不论是普遍启示或者圣经启示),圣经的默示,圣经的无误,圣经的正典等等。

今天呢我们又换一个分题,我们最近也讲过一些圣经神学的题目,现在我们就来回答一些同学们一直在等的一些的问题的答案,就是怎么来分辨不同的派别不论是宗派或者是神学思想的学派。

各位大概也摸到我的思路,我先从一个我们属灵的传统的角度来看,先肯定我们是属于一个属灵的大家庭的。然后呢下一课,我们就来看这个属灵的大家庭里面,分哪几个主要的派别。之后呢我们来看一些,严格来说不属于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共识的一些的,但是很重要的,也在影响我们教会的思潮,这个是第27课跟28课。最后来表达一些我个人的立场,那是29课。

现在25课呢,题目是敬虔主义与复兴运动。

首先,我们来问为什么要研究敬虔主义?敬虔主义英文是Pietism。

因为我们怎么样看敬虔,我们怎么看爱主,我们怎么看属灵,对敬虔属灵的观念:不仅仅是影响着我们与主的关系:第二,影响到我们教会侍奉、宣教的路线:第三,也影响到我们如何面对每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上的挑战的。

所以我们怎么看敬虔、怎么看属灵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二,2000年来历代的信徒都追求经历主耶稣,真的基督徒都追求更直接的、更亲密的经历主的,这个是正常的、是正确的、是宝贵的、是重要的、是主所重视的。可是,每一个世代的信徒,在追求经历主这件事情上,都有可能走极端,也的确的曾经走过不同的极端。所以,我们要分辨不同的敬虔运动,也就是说:不同模式的敬虔。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

好,今天我们的这一课讲敬虔,也讲复兴。什么是复兴呢?两个因素是很重要的:

第一,复兴是什么?复兴就是圣灵特别的与教会同在,特别的临到教会,彰显他的能力。

我们不是说圣灵不常与我们同在,我们乃是说,在教会历史,有的时刻,圣灵特别的临到教会,特别的彰显他的大能。这个是复兴的第一个要素,是神特别的临到。

第二,复兴是指教会的复兴,也就是说教会内部的复兴。

所以复兴和布道运动 、和福音运动是不一样的,虽然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向外布道固然重要,但是复兴是指教会内部,经历到圣灵特别的来到。

历史上,我们可以说,我们可以看见两种不同的敬虔运动和复兴运动。华人基督徒比较熟的,比较知道的,比较认同的,我称这为一个近代的、晚期的基督新教的复兴主义。

我再说一次,我们比较知道的是近期的、晚期的,基督新教里面的“复兴主义运动”(Revivalism)。发生于19世纪和20世纪,这种的晚期的复兴主义运动,有别于比较早期的基督新教的“复兴运动”(Revival),那个是16、17、18世纪所发生的。

我们现在来看,晚期的跟早期的两种不同的敬虔与复兴运动,不同在什么地方?

晚期的19、20世纪的复兴主义,首先第一个特征是向外,就是向教会以外的人传福音。

第二,使用大众传播技巧。当时在16世纪上半,不要说有没有电视跟互联网了,连收音机、无线电还没有的。所以所谓使用大众传播技巧的意思,乃是说讲员的声浪比较大,可能为他盖一个比较大的礼堂,或者在户外讲道。

第三,复兴主义注重即时的、马上的决志、回应。这种的做法有很多种,有的是举手,有的是走到前面来,有些国家是用一个请决志的,把他的手帕拿出来摇一摇,近代的有决志卡等等。

那这些呢我们华人基督徒都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习以为常。其实,这些的做法是19、20世纪的“复兴主义运动”所带出的一些的习惯。

第四,注重情感的流露。比方说,慕迪先生,听说每一次晚上聚会,他的同伴同工桑基(Sankey),都会写一首新的福音诗歌,比方说,《有99只羊》那首诗还有很多的都是桑基(Sankey)所写的。注重情感的流露,那负面呢,就有操纵情感的嫌疑了。

最后,这种的向外、大众布道的运动,流失率是偏高。有一些的大型布道会,就是说每一百位决志了,究竟有多少留在教会里面,或者进入到教会,加入成为会友,参与服事呢?

1980年代初,美国的“教会增长研究中心”,doctor WIN ARN和他的儿子,他们发现,假如我们去研究,他们也研究了上千的教会,教会里面从外进入到教会,加入教会受洗,有多少位是透过布道会、大型布道会进来的呢?答案是0.00几。也就是说,一万个人没有一个是透过大型布道会加入教会的。

把话说完,他就是说,那这些教会增长,就是有人进入到教会、加入教会,最大的因素,80%是透过家人或者亲友带来的,其他那20个percent,有一些是特殊的需要,有的是主日学,有的是为了牧师,慕名而来等等。总之呢大型布道会是少之又少的。

好,那这个是我们华人教会比较认识,甚至乎认同的复兴运动。所以,当我们看见大型布道会,有很多人决志,包括我也会看着电视荧幕,也会流泪、感动,我们都很认同这种的做法。但是这个只不过是过去200年所兴起的一种的技巧,它本身没有错,它本身不是坏事,它本身的动机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要把事实说出来,就是这个向教会以外的人,用即时、布道、决志的方法,在很多的(不是所有)布道运动中,流失率是偏高的。

现在我们来看,另外那种早期的,早期基督新教的复兴运动。所谓早期基督新教的复兴,也就是指16、17、18世纪。

刚才所讲的晚期的代表人物就是芬尼,慕迪,Billy Sunday,最后就是葛培理Billy Graham。现在我们来讲早期基督新教的复兴,16世纪就是指宗教改革,17世纪就是指清教徒运动,18世纪就是指大觉醒,包括怀特菲特和卫斯理等等的讲道,18世纪之后也有发生过的,比方说在英国的威尔斯,还有其他的地方,中国也有这一类的复兴运动。

我们来看复兴,不是复兴主义,是复兴,英文有一本书叫做《Revival and Revivalism》,《复兴与复兴主义》,把这两种的运动对照了一次。

第一,复兴运动的特征的意思就是说,人不能够计划复兴的,人可以筹划“奋兴会”、“培灵会”,但是人是不能计划复兴的。上帝的主权决定圣灵什么时候特别彰显他的同在和他的能力,这个不是由人来操纵的。圣灵不是我们的工具,不是我们的仆人,我们是圣灵的仆人。

第二,是的,复兴是不可以计划,特别是不能够制造的,但是,有心的人,教会领袖们,也会祷告,求神赐下复兴。也就是说,有所谓预备的工作,预备复兴的来到。

预备复兴来到的工作一般是指:教会宣讲悔改,十字架和悔改的道理。“宣讲悔改”就是一种预备复兴的工作。

第三,什么叫做复兴呢?复兴什么时候来临呢?我们只能凭着这些的外表的表象,我们看得见。也就是说,复兴来到的时候,圣灵就会赐下“悔改”这个福份、“悔改”这个恩赐,赐给在有形的教会内部的信徒们、内部的会友。所以复兴就是教会内部的会友、弟兄姐妹认罪悔改。

我亲自在1996年美国的惠顿大学,目睹了一次这种的悔改。上千的大学生,因为听到一些其他圣经学校的学生,来分享关于认罪悔改,他们就自发的悔改,搞了整整一个星期,日夜不停的。我去看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的晚上,在礼堂的外面,一组一组的学生在祷告。然后在礼堂聚会的时候,两边排着队,轮流的、轮着来认罪悔改,认罪一些非常私隐的罪,一个学生认罪之后,马上有四、五个包围着他,马上为他祷告。然后另外那边的麦克风,另外一位,马上就开始做见证认罪悔改。好,所以复兴的来临,就是悔改来到教会。

第四,当复兴来到,当教会内部一大批的基督徒,认罪悔改的时候,假如你是观察员,假如你是教会领袖,你又怎么想呢?你会求神赐下怎么样的跟进的恩典或者恩赐呢?

特别是清教徒和大觉醒,大觉醒是指1726年,一直到1740年代这段时期,北美洲,当时还不叫美国,还是殖民地的复兴,英国也有卫斯理的复兴。当大觉醒来到的时候,有心人士、有见识的人士,他们就会问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需要装备有学问,又有敬虔的传道人。

顺便提一提,与复兴同时发生的是教义上的复兴,就是:“回到神的话、回到十字架、回到救恩都是神的恩典”这种的教义上。所以不但是宣讲悔改,乃是宣讲一整套的教义。

有心的人士就会想到,当代岂不是闹传道人荒吗?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的考虑,怎么样装备又有学问、又是敬虔的传道人。这个是复兴的马上有的后果,然后,再过一段时间,晚期的后果,就是社会上道德的重整,比方说:卫斯理的复兴,听说一些地方,酒吧都关门,因为没有生意,道德的重整。然后,加上社会的关怀或者社会改革,也就是说,很自然的一些的慈善的工作兴起了。

这个是比较早期的复兴,与复兴运动是非常不一样的。顺便也说一说流失率是非常的低,刚好是呈相反的比例。

好,我们现在来看,复兴在基督新教的大圈子是怎么样开始的。

我们来问,宗教改革算不算是一场的敬虔运动?那我个人的答案是,可以被看为是敬虔运动。马丁路德跟加尔文,他们不仅仅是重新发现福音,不仅仅是讲预定的教义,假如你这样看加尔文,就非常的狭隘了。其实路德跟加尔文,都对庞大的群众怎么样过敬虔的生活是非常的关注的。

第二,我们可不可以说,宗教改革是一场复兴运动呢?从这些的定义来说,我们说可以的,不过一般我们不把它叫做复兴运动,不把它叫做敬虔运动,敬虔运动和复兴运动都是指宗教改革之后的。

好了,所以宗教改革之后,也就是基督新教第一次的,或者第一波的敬虔运动呢就是“清教徒运动”,时间是1555年到1710。清教徒运动就是英国的,特别是英格兰的一群的牧师,他们分头在不同大小的城镇牧会。所以英格兰,英国人,第一次系统的、大量的、大批的,第一次听到纯正的福音,第一次听到十字架的道理,人必须悔改,来到十字架面前,清楚自己,重生得救。

英国第一次听到纯正的福音,所以清教徒运动,就是加尔文的学生们,改革宗的信仰,从欧洲,特别是日内瓦,在1558年经过了血腥玛丽的逼迫,经过血腥玛丽1553到1558年的迫害之后,1558年一直到1710这段时间,在英国,忠心的传讲十字架、悔改的道理的。

这些传道人就被称为清教徒,他们90%以上都是改革宗信仰的,而且他们所做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大大小小的地方牧会,牧养教会,长期的宣讲、教导整本圣经的道理。

好,我们继续讲,所以历代的敬虔运动和复兴运动,我们可以这样来排列。假如我们把宗教改革除开,说那个是一个奠基的,奠定根基的第一次运动。之后第一波的敬虔运动,就是英国的清教徒运动,那清教徒除了在1555年,我为什么说1555年呢,不说1558年呢,因为1555年有两位的清教徒牧师,在英国殉道,他们都是讲十字架跟悔改的道理的,John Hooper and John Bradford。。

这些的清教徒,到了1620到1630,有两批的到了北美洲,1620的是浸理宗的,浸信会的;1630是公理宗的,比较像长老制度的。他们在北美洲就继续的清教徒的精神。

第二波,从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这种的敬虔就传到荷兰,荷兰的敬虔主义也称为荷兰的第二次宗教改革。因为他们的著作不是好像英格兰的清教徒,有这么多的在英语世界发行,所以我们比较少认识这次的敬虔运动。

从荷兰就传到德国,到了德国的敬虔主义,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敬虔主义,他们的领袖是Spener, Francke,地点在Halle,还有另外一位贵族 Zinzendorf,莫拉维弟兄会,是由他捐献出一些的土地来建一个社群的。德国的敬虔主义之后,这些的莫拉维弟兄会,其中有一些弟兄就影响到约翰卫斯理。

所以我们可以说,第四波的敬虔运动就是“大觉醒”(Great Awakening),这个是美洲的名称,在英国就被称为“福音觉醒运动”。他们的代表人是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怀特菲德(George Whitefield);Jacobus Frelinghuysen,这个是荷兰的一位的,在北美洲新泽西(New jersey )这个殖民地,向人的良心讲道的一位牧师,大概是1726年上下;最后还有约翰卫斯理。那是第四波。

从卫斯理跟爱德华兹、怀特菲德的复兴之后,我们就进入到19世纪一些的敬虔运动,有Keswick Movement,凯锡克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不太熟,但是华人教会的所谓培灵会,这个培灵观念就是来自凯锡克的。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听到讲员们讲到罗马书6:1-4,就是讲到我们已经与基督同死、同埋葬,然后有新生的样式,这种的信息往往的重点是:所以我们不要靠人的方法,不要靠自己的力量,总之靠主就是了,什么都不要做,属灵是被动的,是被动的。清教徒所讲的属灵是主动的,要跟罪打仗,每天要挣扎,要打死罪的,凯锡克是被动的。

然后,经过了凯锡克运动之后,凯锡克也可以说,是在卫斯理讲到“无罪完全”(颇误导的名词,其实是指信徒更深的奉献自己)一个很特别的一个观念之后一种的反动。之后,到了1900年上下,洛杉矶就有一次的复兴,在Azusa Street这个地方,那个就是灵恩派的第一波,也应该说是五旬节运动,这次运动就诞生了“神召会”(Assemblies of God)。

这些从宗教改革到清教徒,到荷兰德国,然后英美的复兴,之后还有凯锡克,还有五旬节运动,当然还有19世纪的复兴主义。这些都是你和我的属灵遗产,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这些都在影响我们,这一课第25课的阅读材料里面,就有一些比较详细的分析,就是说我们的晚期的敬虔跟复兴运动,往往有一种反知识、反理性、反神学的倾向,是早期的敬虔运动没有的。

所以,我说我们华人比较认识晚期的,比较不认识早期的复兴运动。愿神在21世纪帮助我们去认识到,这两种复兴和敬虔运动,好处在什么地方,重点:哪些是我们应当效仿、应当学习,应当怎么样的来祷告,求神再赐下有深远影响的复兴!

我们祷告:求主怜悯我们,帮助我们,求主怜悯我们的教会,恩待我们的教会,求主从教会内部,赐下悔改,赐下你自己的恩典,叫十字架在教会被彰显、被高举。也求主,你让你自己的话语、全备的真理,被宣讲、被教导、被你自己的羊所爱慕。主,这些都是我们的祷告,也是当代的需要,求主怜悯,奉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们。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