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 session 9 圣言论 第九讲

第六章 启示和人类的主观性Revelation and Human Subjectivity

主讲:林慈信博士_校对:刘加立弟兄&Cherry姐妹

我们已经看过当代神学家所发展出的启示论与教会传统的领受是大为不同的。他们以人类的理性作为检验真理的终极标准,取代了上帝亲自启示的位格性的话。Substitute human reason for a personal word of God。有些神学家,也试图将启示限定在历史中,而不是将启示置于上帝的话语之内。他们这样做并非单单因为历史在圣经中特别的显著,不是的。而是因为看到历史似乎更容易受到人自主理性的驾驭,多于受上帝话语的驾驭。在本书上述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尝试去阐明,利用历史和人类的理性代替上帝话语的终极权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圣经的。

在自由派的神学中,对启示另外一条的进路,是将它等同于人类的主观经历,就是某种发生在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这种的观点通常与现代神学之父Friedrich E. D. Schleimacher施莱马赫联系在一起。施莱马赫(1768~1834)。 施莱马赫并不认同诸如斯宾诺莎或者康德等早期的现代思想家的理性主义。他认为理性所关注的领域和信仰的特质并不相符。在他看来,信仰所依赖的基础不是理性,乃是gefuhl, 这个德文单词可以翻译成为感觉feeling或者是直觉intuition。在他看来,宗教religion是始于一种对绝对依赖性的感觉(就是感觉到一种绝对的依赖性)。而所谓上帝首先就是我们感觉到依赖那个对象,那个的现实,上帝就是我们所依赖的那个。(这里翻译稿写实体的,我连那个都不要翻,)那个我们感受到去依靠的。基督教的信仰,就是要耶稣基督的名称来诠释那个,那个绝对的。而基督教神学就是以话语的方式来表达基督教的宗教的情感。感觉是第一位的,而话语,包括圣经的话,跟神学的话都是从属性的表达,是一种对感觉的反思。

(顺便一提,香港九龙塘的神学院的院长跟多位神学家,都是用这种神学的定义;也传到东南亚某某大神学院的教务主任了。)

因此在施莱马赫看来,启示并不是理性的产品或者理性的宣告;也不是圣经所展示的历史。而是对上帝的情感,一种的宗教意识religious consciousness,是它诠释了圣经的历史。(就是这种的宗教意识来诠释圣经的历史。)启示主要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它不是客观的真理,乃是我们对客观真理的主观反应。

虽然施莱马赫已经比他前辈减弱了对理性的强调,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在他大量的著作中,并非只是对情感的描述或者表达,他不是在抒情啊!不是的。乃是对宗教情感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我们之前所讨论到的那些神学家一样,施莱马赫也没有任何的迹象,要将理性置于上帝的权柄之下。他在理性上的寻求自主,并且用自主的理性来诠释自主的情感。再来一次,用自主的理性来诠释自主的情感。事实上,有人怀疑他将启示限制在情感里这个部分原因是,他刻意要回避将宗教情感置于上帝的话语之下。因此施莱马赫与理性主义的区别并不像他本人希望我们认为的那么的大。

我认为情感emotion和理性reason在我们人类的的思想意念中并不是显著区分的两个领域。事实上,这两者是彼此影响的。(下面我们看到傅兰姆典型的这种两面的分析。)在某一种重要的意义上,他们(就是理性和情感)甚至乎是彼此定义的。情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的理性,就是在某一种意义上,它就是对所接收到的资料的一种合宜或者不合宜的回应。理性也是一种的情感,在经过一系列理性的分析之后,我们获得了某一种的确信,这种确信也可以说是一种的情感。我的其他多处称之为认知的安息,“cognitive rest”。(这些是傅兰姆精彩的精辟的分析。)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因此从斯宾诺莎到施莱马赫,对于真理的检验,从理性走到情感。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走得很远。实质上的问题仍在于接受或者拒绝自主性这个问题上,而不是自主理性还是自主情感,哪一个更加正确的问题。同理,施莱马赫与那些将启示等同于历史的神学家相比,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在后者(就是那些把历史当做是启示,提供的历史的神学家),历史要么就是一种自主理性的产物(黎策尔,Pannenberg)。不然就是一个可改造为主观信心的资料(Cullmann)。理性主义,历史主义,主观主义,其实是人类自主思想的三个视角。 当中没有一个能够正确的对待上帝亲自启示的位格性的话。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应该再了解一些近代的神学主观主义的代表性的人物的。他们当中有很多都依循了施莱马赫所强调的进路。虽然Soren Kierkegaard 祁克果(1813~1855)承认圣经中有客观的启示。但他还是认为与我们对上帝的主观回应相比,客观启示的重要性就不值一提了。Emil Brunner(1889~1966)虽然曾经对施莱马赫深入的批判,然而依循着Martin Buber(1878~1965)和Ferdinand Ebner (1882~1931)的进路, Brunner最后都认为,启示在最重要的意义上,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的位格的相遇personal encounter。而这种上帝与人的位格性的相遇,是无法以客观的方式加以描述的,任何语言的描述都会失去它的位格性。(再来,你用语言来描述这个的相遇,它马上就不真了,就不是personal,就不是活生生的相遇了。有关上帝的事实性的知识,反而有碍于我们个人对上帝整全性的认识。Factual knowledge about God compromises the integrity of our knowledge of God himself。就是我们认知神自己这个知识的整全性,当你有了这个事实的知识,关于上帝的知识的知识,会妥协掉我们真正认识神那个知识的整全性的。)因此启示永远无法与某一种口述的讲论或者书面的文字等同起来,revelation can never be identified with the spoken discourse or written document . (再来,启示不可能就是一个文本,就是讲出来的一段话。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启示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Karl Barth巴特,虽然巴特有他自己的其他的强调点,但是他在某一个程度上也将启示和人的主观性等同起来的。在巴特看来,圣经之所以是神的话,只因为它在个人某一种当下的处境中,变成了上帝的话,Scripture is the word of God only as it becomes the word of God to an individual by a present event. 对一个个人来说,经过了一个当下发生的事件,圣经就变成神的话。(注角4: 最近这几年研究巴特的学者强调,在巴特看来,圣经是神的话,并非只能变成神话的。事实上他这种的转变,就是成为神的话,是因为它是。recent Barth scholars emphasize for Barth the Bible is the word of God,it does not only become the word。最近的研究巴特的学者强调,对巴特来说,圣经就是神的话,它不仅仅成为那个话。Indeed it becomes because it is那这句话怎么翻译呢?第一稿这样翻译,it becomes because it is.它变成,因为它就是。另外一个翻译是:它的生成,是因为它的存有。become becoming这个字的不单单是改变,变成,中文的哲学界翻成生成,生命的生,成为的成。它的变成,它的生成,是因为它所是,but it’s being is in becoming,但是它的存有是在它的生成,就是说:它是什么,就在于它变成什么,so it’s being the word of God,is simply its capacity to become the word of God,所以圣经就是神的话,这个“是”只不过是它能够成为神的话的那个能力。

再来,圣经是神的话,就是因为它能够变成神的话,in my judgment,the consequences are the same, 在我看来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论你说the Bible is the word of God in its becoming,不论你说,圣经因为它的生成,它成为神的话,所以它是神的话。Or the Bible merely becomes a word without being it或者圣经变成神的话,把不是神的话再变成神的话,这两者都分别不大。In either case are we authorized to receive the words of Scripture as God’s personal word. 这两种的选择都不让我们接受圣经就是上帝亲自所说的话,except on those special occasion,除了那些特殊的场合。When he chooses to speak through the Bible. 就是那些上帝选择要透过圣经要向我们说话的那个时刻,啪一下它成为神的话。注角4 结束)

圣经是上帝的话,完全取决于它成为神的话这种的转化。We never “have” God’s word. 我们无法拥有神的话。But only the recollection of its being given in the past只能够对上帝的话过去曾经被赐下有所回忆,and expectation or hope that we were here in the future. 以及我们能够在未来再次听到它这种的盼望和期待。若不是这样的话,巴特认为,上帝的话就会成为客观、客体,成为objects to be possessed,所以给人可以占据; Manipulated,扭曲或者利用,or preserved或者被人类所保存。Thus, he believes God loses control over his own words, 这样子,巴特相信上帝就会对自己的话失去了控制。So the biblical text never be simply equated with God’s word. 所以我们不可以简单的把圣经等同于上帝的话。It is human document, 圣经只不过是一本人类的文本, prone to error,会犯错, even in its theological assertions. 既使它的神学宣告,也是能犯错的。但是巴特认为,这个不会对信心有什么影响,whether there are errors in the biblical text is of no consequences,圣经的文本是否有错误不会妨碍上帝即时无法保存的话语再次临到。(就是说,虽然有错,但是不会防止上帝以后再讲话,那些话也是即时的,不可以保存的。) The erroneous text may “become” the word of God any time God wants it to. 这个有错的文本,只要上帝愿意的话,任何时刻都可以再次变成神的话。

对于祁克果,我会有某一个程度上的同情, 因为他一直与丹麦路德宗国教的僵死的信仰做出斗争。他意识到圣经的重点在于经历上帝的生命的经验。上帝正是借此进入到时间,进入了个人生命的经历之中。但是祁克果在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比当中,却把圣经连接两者的启示做了断裂化的处理。But his  contrasts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tend to set a sunder what Scripture brings together.就是说,客观跟主观圣经是连接在一起的,祁克果把它分开。事实上在圣经里,圣灵将客观的启示显明出来,就成为主观的启示了。圣灵将客观的启示,光照在人心里面了,就成为主观的启示,illumination,是圣灵将圣经客观的真理带进到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获得一个与基督位格相交的一个鲜活的关系。

对于Brunner我并不怎么认同。他坚持客观的话语跟事实会削弱关系中的位格性的特质。Objective words and facts compromise the personal character of relationships这个是废话this is nonsense. It is not true on the human level. 在人类生活的层面,这一点就往往不成立的。当事实显露出来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也会受到影响,but more often factual knowledge enriches such relationships. 通常的结果是,事实性的知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Scripture never suggests that that a factual knowledge of God’s character,his word,and his deeds diminishes the quality of our friendship with him,圣经从来没有暗示过,我们若对上帝的本性、对上帝的话、对上帝作为有一些事实上的知识的话,会削减我们与他友谊的本质的–事实刚好是相反的。

巴特 his concept is also unbiblical,他的观念也是不符合圣经的。圣经从来没有说,上帝的话是存在于它的变化中。“the being of God’s word is in its becoming.” 相反的,在圣经中,上帝直接说出祂的话。In Scripture,God simply speaks his personal words,在圣经中上帝就是讲出祂亲自讲的话,and people are expected to believe, obey, rejoice, mourn, give thanks, and so forth.所以上帝对人的期待就是要相信、顺服、喜乐、哀恸、感恩等等。Revelation in Scripture is not something instantaneous, 圣经中的启示不是即时性的,出现一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的,不是的。好像巴特这样说,只留下一些对它的回忆和期待。 相反的,上帝的启示乃是被人细心保守、代代承传的(参考诗78:1~8)。由上帝手指所写下的十诫的法板,被保存在约柜里,置于以色列的至圣所(申10:5)。在每个安息年,其上的文字都要被高声诵读的(申31:10~13)。基督福音的使徒传统也是一样。使徒性的传统,一次交付圣徒,并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的被持守的(犹大书第三节)。

难道对圣经客观文本的保存,会使上帝的话语的主权受到损害吗?肯定不会。这文本是上帝约民的宪法,正是它传递出上帝主权的权威性。它对上帝百姓永远要遵行的律例宣布了上帝主权的有效性。The document is the constitution of God’s covenant people. 就是被保存的文件是上帝约民的宪章。It is a very expression of a sovereign authority。这个宪章就是,他主权的权威的表现。It validates  God’s sovereign right,证实了上帝主权的权利,把永恒的、永远的典章,用这个来约束祂的子民。The objectivity of revelation, 启示的客观性is precisely what protected it from human manipulation.就是因为上帝把启示保存下来,是客观的,因此就保护他不受到人的利用或者扭曲,或者操纵。

这个也是很精辟的一个对这些的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神学的一个批判。他们说,你把他僵化成为文本,就没有这种位格性了。傅兰姆和我的院长克罗尼等等说:不是,刚好相反! 就是因为保存下来,成为宪章,这个就是上帝与祂的约民这个亲密关系的那个客观的一个宪章。所以就不能够被人去操纵、利用、扭曲了。使上帝的话是客观的保存下来,世世代代要诵读,要把它传下去,要遵行。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