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section 58圣言论:第58讲

第38章:信条、信经与传统

圣言论第五十八讲我们继续讲信条这件事情,上一讲傅兰姆提出一个非常争议也非常有意思的提议,他说圣经没有要求加入教会或者当牧师长老需要签一个信仰告白。维护正统信仰是很重要的,但是若要求会友或者牧师长老签信仰告白,是要求一些圣经没有要求的,所以越过了圣经的要求,我们继续看,虽然在圣经时期没有这种必须要签信仰告白,没有这种的要求,我们仍然可以做出一种的论点,是说,从实际的考虑,在其他的情况,从实际的角度这种做法是有它的价值的,这种的做法是保证在教会里的正统信仰最好的方法,那假如有人提出这种的论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要求牧师长老签信条,是一种圣经原则的应用,什么圣经原则就是牧师、长老、执事们,应该是信仰正统的。这个原则的应用,但是你不能够证明,按照我的看法,不能够证明这是唯一的保证这种的正统信仰唯一的做法,我想今天我们还是可以说那种的被动式的来处理这个事情的方法就是新约圣经所呈现的被动的方法,还是很值得推荐的,那些愿意准备要做监督的弟兄们在一段时期接受装备签入审核。

他们应该向其他的监督们表示他们爱耶稣,爱他的话,他们能教导能牧养羊群,他们也相信纯正的真正的福音。然后呢,他们会被教会接纳作为认知的长老或者教师,透过按手、透过祷告。提摩太前书四章第14节,从那个时候开始,若有人来控告说他们的信仰不正统,那么那个控告的,指控的有责任去证明他的信仰不正统,这个原则很多时候就叫做我们假设对方是无罪的,是美国的民事法律的很普通的一个原则,也是符合圣经的。在旧约,在新约,如果有人指责控告的时候,必须要两三个见证人来证实。

经文有,申命记十七章第6节,申命记十九章15节,马太十八章16节,是非常重要的,哥林多后书十三章第1节,提摩太前书五章19节,希伯来书第十章28节意思就是说呢,提出控告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可信的一个论据,被告的人他没有这个责任,当他面对一个没有证据的,他没有这个责任,要证明他是无辜的,这种的纪律的方法。就算没有一些圣经以外的信仰告白当作正统信仰的考验,这种的实行纪律的方法是应该足够来维持教会里的正统信仰的,虽然他不是无谬的。

正如、用信条签名信条也不会无谬地保证教会的信仰是纯正的。这种的所谓被动式的纪律另外一个好处是会防止假的控告。若提出控告,要考验这些的控告就是需要有很扎实的证据,发生了什么事,要提出证据来,而对信仰正统的至终的考验乃是神写下来的话语本身。就是上帝给教会唯一的一本书,用来治理教会的唯一一本书,所以唯一的标准是圣经。而不是人为的信条。圣经以外的信条,比如说,威敏斯特信仰告白,对教会已经做出非常好的服事,作为洗礼班的教科书,对世界的见证,警告,提防假的教导,这个就是刚才我列出的头三个目的,很有用的。但是用签名承认信仰告白来试图保证教会的正统,在历史上并没有成功,并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很多宗派要求这种的签名的,特别是很严谨的签名的,他们也堕落到自由派神学或者其他的异端里面。我个人的经验是,在那些用信条来测试正统信仰的教会里。他们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诠释信仰告白,这些时间最好用来诠释圣经。

所以我的立场是我对这种的牧师必须要签名承认信仰告白,这个做法是抱怀疑的态度的,不过我承认这个的方法在长老会跟改革宗教会在短期之内大概不会消失,所以我有一个次好的一个的立场,我们假设教会继续用签名承认信条来维持信仰的正统。我就会这样的说。我会说:要求牧师长老签名的方法,那个程度必须要比较松散,让信仰告白本身可以有上帝的话来改革来修改。

几年前在我所熟的PCA。我林慈信把他翻译成为美国改革宗教会。PCA长老会曾经有过一次的辩论,关于牧师长老签名承认信仰告白。他的性质是什么?scripture,英文scripture签名同意。第一个立场是比较严谨的签名承认,意思就是说每一位牧师或者长老必须要签名接纳信仰告白的每一句话,有些这种严格派。容许牧师们在一些次要的信仰告白里的事情可以不同意,但是他们禁止牧师门去教导那些的,他们的例外的是不赞成的立场,不可以比如说我举个例。我举个例比如说有些牧师说我承认安息日是要守的,但是我认为在安息日是可以看电视的,可以踢足球的,你假如在这方面与信仰告白不同意的话,你不可以再讲,到时候教导组织下午可以踢足球这个是最严谨的。第二比较松一点的方法叫做签名,同意整个的系统,这个是目前我属长老会的工程师,牧师是这样的,他签名承认威敏斯特信仰告白包含了圣经里面所教导的教义系统,一般来说,他的意思就是说牧师不必签名承认每一句话,但是必须要宣告肯定,信仰告白教导圣经里所教导的系统,也就是说那些主要的教训,第二。

第三、更加松散的就是那些自由派的宗派里面的,他们会说牧师们同意由信仰告白来做指导,这个是最松散的,有三个严格的承认系统第二个,第三次接受指导就是了,傅兰姆说按照我的判断严谨的要求牧师签名同意信条,违背了圣经的完备性的原则,他就防止在教会里面有任何的教导是与信仰告白冲突的,结果就是他不承认在信仰告白的权柄和圣经的权柄之间有什么差别,就是信仰告白的权柄跟圣经权柄一样那么高了。

假如圣经的全备性在教会里面是有意义的话,我们就必须有这个可能去看到,这些圣经以外的信仰告白可能会有错误。请教会注意这些的错误,修改信仰告白使他符合圣经。但是严格的要求牧师签名那种的历程就保证了信仰告白永远不会按照神的话来修改的,虽然是如此,我们无法否认上帝还是用信经和信仰告白。来传达他的话给我们,我们在本章三十五章已经看到,所有真正的教导和所有真正的讲道是传递神的话的,第三十七章也同样的。

对神学做这个的宣称神学,正确的神学也是在传递上帝的话的,信经和教会的信条,基本上就是神学的教导,他们不是无谬的,但是当他们符合圣经的时候。他们在传递圣经所教导的,是的信经和信条有一种的权柄,是在其他的教导之上的。比如说,他们代表了教会的共识,这个共识。这种的共识的重量是重过任何一个个人的教导的,个别的基督徒,要在基督的身体里面,彼此的顺服,承认其他的肢体的恩赐,承认基督的身体,整体的智慧,我多加一句,包括过去的前人的在基督身体里面的前人的先贤先圣的智慧。

再者,这种教会的共识是那些在教会里面,有特别权柄的人的共识,就是监督会督,或者是长老们,虽然,这些人并不是无谬的。上帝的确呼召他们来监管教会的教义和生活,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权柄,就算他们死了之后还是要尊重他们的权柄的。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希伯来书第十三章第7和17节,每一代的教会需要重新的去再思这些的文件。若有需要的话按照上帝的话修改他们,不过作为次要的标准,意思是说圣经是首要的,信条是次要的标准,作为次要道标准他们是配受尊重的。而在什么程度上这些的文献,传达了圣经真正的教训的话。这些的文件是把上帝亲自讲的位格性的话带给我们的。

第39章:人对圣经的接纳,

在本章呢,我会继续来讨论从第33章开始列出的一些事件。现在我们要用很短的篇幅来考虑到人如何领受圣经,正如、我前面说过这个列单并不是按时间的次序的、是的,人对圣经的接受,在还没有神学没有教导,还没有圣经的翻译本,甚至还没有圣经的抄本之前就已经在发生了。在每一件事情就是在神学教导,抄本,翻译本这些的事件里面,都有人领受圣经这件事的,有抄写圣经的人,讲道的,教导的,听教导的等等。

所以在整个的过程从圣经的翻译抄写,等等都有人在领受神的话语,但是这个列单在某一个程度上还是按照时间的,因为它表达出圣经里神的话怎么达到一个当代的读者这个过程。所以今天我们一般都是透过抄本,翻译本,编过的圣经的版本,神学,信条等等,我们透过这些来领受圣经的信息的。

透过这些的方法,上帝传递圣经给我们,我们透过这个方法,这个过程也领受了圣经了,在本书的第六章我提过,究竟启示假如没有人接受启示的话,启示还是不是存在的呢?这个的神学的争辩或者是人,我再讲一次,人若没有接受启示,启示还存在吗?这个问题是的,没有人用信心来回应启示的话,启示还存在,还发生吗?我的论点是,我们应该区分出三件事情,第一、客观的启示,二、主观的用不信的心来领受的主观的启示。三、用信心领受的主观的启示。

我们来看第一,客观的启示,就是上帝所做出的启示是人可以认识的。就算那些人没有使用他,至少人是可能去认识他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界和圣经就包含了像全人类所讲的神的启示。二、有很多的例子说明,人是用不信的心主观的去领受神的启示的,罗马书第一章说到自然启示是如何被人所压抑的,圣经也提过很多次,上帝透过先知们、主耶稣、使徒们讲话晓谕。然后人是用拒绝和背叛的心来回应的,我们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的认清这个是真正的启示,虽然他的听众们并没有用信心来接受。虽然他们这样回应启示还是存在的,这些启示呢就把他们的借口挪走了,启示是叫他们无可推诿的。罗马书第一章20节,第三,当然,上帝愿意人们以信心来接受他的启示。有些人做出这样的论点,说用信心领受的启示是唯一真正的启示,因为不然的话,上帝试图要传递他的启示就失败了。傅兰姆的回应是,诚然有很多种的启示,定义上、本质上就是产生一个信心的回应的,马太十一章27节,以弗所书第一章第17节,这些呢在定义上就是用信心来回应的。

马太福音十一章27节,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主耶稣说: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那些只愿意启示那些人的,当然他们就会回应。以弗所书一章17节,保罗为以弗所的基督徒祷告,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上帝,荣耀的父,将赐人智慧和启示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所以傅兰姆说,有一些的启示,他的本质上就是会产生信心的回应的。

但是这个事实并没有排除刚才我们所列出的第一种,第二种的启示的,虽然有人是用信心来回应但是还有一些客观的启示,还有一些人拒绝的启示的。一件很奥秘的事是有的时候,上帝传递启示的目的本身就是要使人的心更加的刚硬,拿走他们的借口的。以赛亚书第六章9-10节,他说(上帝对以赛亚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新约圣经马太福音十三章14-15节,这里耶稣讲完撒种的比喻。耶稣就是说“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使徒行传二十八章25-27节,“他们彼此不合,就散了;未散之先,保罗说了一句话,说:’圣灵借先知以赛亚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不错的。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所以有这种第三种的信心,产生信心的奇迹,但是有的时候,第一第二种是上帝定义的。

既然有这种的区分,我们就也需要做区分,究竟是谁领受神的话的,令人惊讶的是上帝也向他自己讲话的三位一体,三个位格之间也有沟通,也有讲话的。

创世记第一章26节,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诗篇二篇7-9节,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这个圣父,圣子之间的交通。还有诗篇四十五篇6-10节;诗篇第110篇,耶和华对我主说:圣父对圣子说;马太福音十一章25-27节,那是耶稣说:父啊!耶稣对天父说。

约翰福音四章34节,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等等,所以有的,还有约翰福音五章20章,六章38-39节,约翰福音十七章全章,还有使徒行传二章33-36节,所以上帝向自己对他自己讲话。下面还有上帝对自然界讲话,不但是向人讲话的,我们下一讲继续。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