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 session 10.

圣言论:第十讲– 继续第六章 :启示和人类的主观性

主讲:林慈信博士_校对:刘加立弟兄&Cherry姐妹

正统的改革宗神学并不反对在启示里有主观性的元素,然而它(改革宗神学)却用一种相当不同的方式来阐述。根据改革宗神学的理解,有客观的启示,也有主观的启示的。上帝客观的将自己通过受造物和《圣经》启示出来(上帝自我启示)。但是这种的客观启示对我们无用,除非圣灵光照我们的心思意念。身为罪人,我们阻挡上帝的启示。(再次参考罗马书第一章。)是圣灵出于恩典的重生的工作,使我们能够理解、相信和顺服上帝的启示的。因此,在改革宗神学看来,启示若没有圣灵的工作,就不能让我们从主观上领受。因此它还没有得以完全。

“启示”一词可以做不同的使用,有时它是客观的,有时它是主观的。例如,当一位政府官员宣布本年的预算案,我们会说预算已经被启示出来了,虽然还没有人具体看过那份文件。又如爱因斯坦在1915年,将他的相对论的基本的理论,公开地向所有人启示出来了。尽管如此,在这个地球上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能够明白他的理论的。这就是客观启示,正如罗马书第一章提到的自然启示或者普遍启示,已经清清楚楚的向世人启示了上帝,不论他们怎样的回应。

然而在某些情况之下,对于有些我们还不确实知道的知识,就不能称它为启示。中国的小麦的价格是公开的,但我作为美国人却不了解。它是一种客观启示,但是还没有向我启示。在罗马书一章中,上帝的启示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这段经文(就是罗马书第一章)并没有告诉我们有谁不知道上帝的启示;或者有谁从未对上帝的启示做过回应。相反的,它让我们看到,所有人都知道上帝的启示,并且都从启示认识了上帝(第21节)。

以下进一步的区分,对于我们认识关于启示的争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启示,人类有不同的回应。不信的回应和信心的回应。 在罗马书第一章,我们看到外帮人的回应,是要去阻挡这个真理,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妄等等。然而在马太福音第11章27节,耶稣却这样说:“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耶稣在这里指向了一种主观的启示,一种给听者带来知识的启示。并且明确的说,是一种与圣父圣子之间亲密的、蒙拯救的关系的这种的认识,是一种藉着信心而得到的知识。这种启示的内涵在以弗所书第一章17节,也会看到的。保罗为以弗所信徒祷告,求上帝赐给他们智慧和启示的灵,使他们真知道「基督」。

因此我们可以区分出三种启示,(1)客观启示。(2)人以不信所接收的主观启示。(3)人以信心接受的主观启示。

当然,自从施莱马赫以来,自由派的神学家都倾向于认为:启示如果不是主观的,如果不为人所知道,它就是不存在的。纵观启示论在历史上的发展,我有时称这种的趋势为主观的轮替the subjective turn,主观的转移,轮替,The subjective turn。自由派神学家往往会藐视客观启示的。就是说上帝的启示一直彰显于自然和《圣经》之中,无论人怎样看待它。(这个是自由派神学家所藐视的。)他们还会进一步倾向于相信,启示如果没有藉着信心被接受的话,就不能称为启示。(这是这两点他们的偏见,他们的错误。)因此如果有人不相信《圣经》中的真理,那么他就还没有收到启示。这种观点引发了自由派神学的普救论的倾向。因为这种观点看那些拒绝上帝的人还没有收到启示,而不是他们已经收到这个启示,而明明拒绝祂,正如罗马书第一章所言。

但我们在《圣经》中却同时看到主观和客观两种的启示。以及以不信之心接受的启示和藉着信心接受的启示。所有这些不同的启示都很重要。客观启示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它是真实存在的;另一方面它引入了那相信的义务。罗马书一章20节是用反面的方式指出的,客观启示让我们无可推诿。以不信之心接受的主观启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表明人类完全败坏。即使真理明明向人彰显了,他还是阻挡它。而藉着信心接受的主观启示,让我们看到藉着上帝的恩典和圣灵的大能,上帝使祂的话进入到祂选民的心思意念中;祂定意要做他们的天父和密友,与他们有亲密的沟通。

可见,在正统改革宗神学中,同时存在着启示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但是对施莱马赫和主观主义传统而言,这只存在着主观的启示。因此在施莱马赫的理论中,就失落了义务这个要素,我们之前曾将这一点与上帝的权柄的概念相联系的。启示不仅仅是我们一种的感觉,或甚至是我们基于情感的信念。启示是我们应当去相信,也是我们有义务去承认的。

在当下不断发生的,就是圣灵将那已经而且永久启示出来的上帝的话和基督的福音,不断光照在我们的心,吸引我们,让我们进入到上帝的怀抱。(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第5节。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13节)。

在上帝的启示中确实存在着主观的要素。这是因为上帝愿意祂的话,被人领受、明白。所有有效的沟通都是客观的,在它的内容和传播上。也同时是主观的,在聆听和回应上。然而启示的主观的要素,是在于人类对上帝亲自向我说的话的客观启示的回应。自由派神学通过抹杀上帝与人沟通的客观性层面,来回避上帝亲自启示话语这个权柄性,就是上帝位格性的话语的权柄。这就使人能够以自主理性来判断上帝的话。这种观念对基督徒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第七章:启示与上帝自己Revelation and God Himself

我已经通过三个主题探讨了现代自由派神学关于启示的论点。这三个主题分别代表了我们的准则视角、处境视角和存在视角。准则视角–理性,处境视角–历史,和存在视角–感觉。视角perspective一词,反映出在我看来这三种进路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的。反之,他们代表着同一条进路,就是说将上帝亲自启示的位格性的话,置于人自主理性之下的三个层面。

我认为这些观点所肯定的与他们所否定的相比,就比较正确了。不错的,应该用理性来判断宗教的事。然而自主的来做出这个判断是错的。不错,启示的核心在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然而坚持可以通过自主的历史学研究方法来诠释、来评估这些事件是错的。不错,我们可以说启示会包含各种个人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合理的视角。然而坚持这些情感是通过自主的思想去理解的,是错的。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自由派神学的启示观,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我们会在后文来讨论。例如关于释经学,圣经的正典和《圣经》的准确性,还有《圣经》的目的等等的课题。我之所以没有在这里讨论他们,是因为这些课题与上帝书面的启示、就是《圣经》相关,而不是普遍的启示的这个大题目。也因为这些课题同时吸引着自由派神学传统和正统神学传统的注意。

关于自由派神学,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兴起的新正统的作家中,还有一个经常讨论的主题,他们认为,启示从本质上是与上帝自己同等的。这个广义的陈述就将理性、历史和主观,就置于一个更大的一个范畴当中。因此,无论我们如何评估理性、历史和主观性,有些神学家都会说,他们不过是让我们与上帝接触的途径而已。

我们仍然会记得当年这种的观念流行时间的一句的口号:”上帝并没有启示什么资讯,祂所启示的是祂自己啊”!这句口号的目的,是为了要弱化上帝向我们亲自说话——位格性的话,这个概念。特别是针对陈述各样命题的话,他们特别反对上帝的话,陈述什么的命题就是概念、真理、或者教义。然而,要从整体上反对上帝亲自说话——位格性的话的启示模式,这句口号并不具备很大的感召力的。从人的层面而言,我们很难想象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够透过启示有关自己的资讯来启示自己。事实上我们常常都是这样做的嘛。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如何可以向他人启示自己,而同时又不将关于自己的资讯启示出来。因此只有我们向他人启示有关自己的咨讯,我们在某个程度上就是在启示着自己。当然,这个启示并不是彻底的启示。

至于在上帝的层面上,若说上帝从来没有启示关于自己的资讯,或者说这些资讯并没有启示上帝自己,或者说上帝所传递的资讯并不是启示,我可以确定这些观点都没有任何《圣经》的支持的。让我们思考以下经文中,动词“启示”的用法(但以理书2: 47节,马太福音11:27节,腓立比书13:15节)。再看看以下经文中名词“启示”的用法(罗马书16章。哥林多前书14章,6节跟26节。加拉太书第一章第2节,第12节,第二章2节。以弗所书第一章是17节,以弗所书三章3节,启示录1:1)。

我们来看这些的启示的动词和名词的用法:

首先但以理书2:47,王对但以理说,你既能显明这奥秘的事,你们的神,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王,又是显明奥秘事的。显明就是启示,这里是动词,上帝是显明奥秘的。马太福音11:27,主耶稣说:”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启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我父交付我的“。腓立比3:15,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任何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

罗马书第16:25,唯有神能照我所传的福音和所传的耶稣基督,并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顾你们的心。哥林多前书14:6,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或知识、或寓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我与你们有何益处呢?这里启示就是一个动词了。哥林多前书14:26,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有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名词)、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造就人。加拉太书1:12,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出来的。启示。

加拉太书2:2,我是奉启示上去的–又是一个名词,启示上去的。以弗所书1:17,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启示的灵,启示是名词。以弗所书3:3节,用启示–名词启示,使是我知道福音的奥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启示录1:1节,耶稣基督的启示。启示。(回到文本。)

对于”启示”这个词群word group,以上这些经文基本上概括了所有新约的表述的。这些经文都将启示描述为,上帝向我们传递的资讯。彼得前书1:13节,用启示一词来指向耶稣的再来。可见彼得很可能看启示是资讯性的。耶稣的再来是荣耀的,祂将向世人公开彰显自己的主权,从而启示祂自己和启示关于祂自己的事。所以启示包含了资讯的。

不过,将启示与上帝自己同等起来的观点,从多方面来看,都值得严肃的神学讨论的。巴特所提出的观点就是一个例子,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巴特致力与不断深入讨论:启示与理性、启示与历史、启示与人类主观性的关系。然而巴特核心的观点却是,启示就是耶稣基督本身。巴特通过诠释启示的三位一体结构,来发展他这个论点,就是天父是启示者Revealer,圣子是启示Revelation,圣灵是启示的内容Revealedness,   (这个启示的内容是章力生系统神学里的翻译。或者我们直接翻译成圣灵是被启示性Revealedness。巴特的话,有些是迷人的美,有些是根本不能翻译的。)因此巴特所定义的启示就将焦点集中于圣子。他区分了三种形式的启示:基督,圣经,还有讲道。他们之间构成了阶层式的结构,唯有基督是启示的最圆满的形式。《圣经》为启示,是因为他见证了基督,而圣灵也使用它作为传递上帝话语的管道。讲道为启示,因为它见证了《圣经》,并且从而让我们与基督和圣灵相交。《圣经》和讲道,本身不是上帝的话,但是他们能够变成上帝的话。他们之所是,它们是什么呢?就是生成中的话语the word “in becoming”, 正在成为话语的《圣经》或者讲道。

在某一种神学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上帝就是启示,上帝存在的本质就是交往性的communicative。祂不仅向受造界说话,也在祂的三位一体位格之间彼此沟通,就是父与子沟通,子与父沟通,父,子与圣灵沟通,圣灵与父子沟通。我们应该注意到,《圣经》特别指出,基督就是上帝的话。对于这点,我们会在第11章更仔细论及的。基督就是神的话,约翰福音1:1表现的最为明确。希伯来书1:1-3节。约翰一书1:1-3节,对此的表述也很清晰。我们在罗马书10:6-8看到,保罗引用的申命记30:11-14节,用上帝的话语与以色列民亲近,来对应或者甚至乎来说明基督与我们亲近(罗马书十章6~8)。还有其他相关的观点,如基督是上帝的智慧(林前1:30)和基督是上帝的名(腓2:10-11,  比较赛45:23)。当道成了肉身,祂话语的权柄是胜过任何的文士的(太7:29)。

然而在圣经中,同样但很明确的是,上帝这种位格性的话来启示祂自己的。这个启示是藉着理性、历史和人的主观性来接收的。我们应否接受巴特的观点,相信基督才是真正的启示,而上帝位格性的话语是次一等的启示,因为它只是对基督的见证呢?或者是否可以换一种说法,(这里是傅兰姆的贡献,他说):在这些位格性的话语中,基督自己走向我们,并向我们说话呢?我会在之后讨论这第二个可能性。

无论怎样,《圣经》明确告诉我们,将启示定义为基督,绝不会削减上帝的位格性话语的权柄,反而会更强调这个权柄。因为不尊重上帝亲自说的位格性的话,就是不尊重基督。不顺服上帝位格性的话就是不顺服基督。不相信《圣经》的位格性的话,就是不相信基督。就算从本体论的观点来说,上帝的位格性话语在某一个意义上比较次于基督本身。但它在权威上、在可靠性上、在能力上,一点都没有损失的。

当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的时候,祂并不是只站在那里,让人从静态中观看,接受祂的影响力。相反,祂开口教导!这才符合我们对一个绝对位格的期待,耶稣对彼拉多说: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别为真理做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翰18:37)。耶稣的话语有独特的权柄的(马太福音7:29),因为耶稣的权柄是独特的。耶稣是上帝的话,意味着耶稣的话带有终极性的权威。

因此启示的基督性本质the Christological nature,并不容许我们贬低上帝位格性的话。相反,更强化这个位格性的话语的权威和能力。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8)。

所以我们看待基督,不应该看待基督是所有启示形式中最超越的形式,而应该看祂,就是上帝位格性话语的发言人!因此,我们对上帝位格性话语的回应与我们对基督自己的回应,应当没有两样。在上帝位格性的话语中,基督自己亲近我们,让我们能够信服上帝、顺服上帝。

巴特做了一个价值的判断,认为基督自己在某程度上,比《圣经》的话更有的权柄或者比任何赐予人类的话句,都更有权威。我们应该拒绝他这种的判断。基督–我们的主有至高的权威的。然而认为基督比祂自己的话更有权威,就等于说基督比祂自己更有权威,这种的结论是荒谬的。《圣经》本身从未做这种的价值判断。相反,祂教导我们以对待耶稣基督那样的敬畏、顺服和信心来对待祂的话。

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巴特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如何定义上帝的话与基督的关系。正如之前对待自由派神学的其他论点一样,我们同意巴特所肯定的,却不认同他所否定的。在基督是上帝的话这点上,巴特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巴特否认上帝的位格性话语(就是基督的话语,)是有终极的权威,这个是错误的。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