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教学》第15课 上

主讲:林慈信牧师校对:刘加立弟兄&ZJY(CGY)姐妹_文字:紫陌姐妹

(第四部份30页)盼望我们今天的学习是对各位有意义的。神是自含丰满、神是绝对位格、神是“一而三”,我们处理了三个很重要的课题。

现在第四个就是宇宙中的事实和定律:讲到现在呢,刚才那几个主题,各位会感觉到是比较偏哲学范围,除了最后一个感觉上有一点点与科学有关,现在下面这个(主题)绝对与科学有关的,就是FACTS AND LAWS,事实和定律。这一个chapter,这一章基本是刚才所讲过的那一章的一个的应用而已,是换汤不换药的。假如你觉得刚才那一章是很有意思的,这一章是同样的意思,因为它是同样一件事情,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而已。

日常生活中也有“一而众:问题:

“一而众“的问题不仅存在于终极的层面,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层面的。有些读者会抗议说:“「纯存有」 和「纯物质」呢,是否能被理解对我们并不重要”。因为一般人并不关心这些这么高、这么低的哲学的抽像东西,一般人只需要、只想知道那个「半山腰」(,就是一半的,也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的东西,就是我们日常的东西)。可是,范泰尔的分析呢,是牵动了人类知识的每一层次的。

科学处理事实与定律:

科学的知识就是将事实(,就是不同的facts)、资料组织在定律(laws)的下面,或者说按照定律来组织宇宙里面万像的事实;或者说:科学是设定一些定律来解释事实;其实这两者是同一码事。是吗?是不是如此?

再来一次,科学就是要把众多的事实按照定律组织起来,叫我们能明白这些事实,或者呢?是设定一些定律让我们去解释事实,这两项的工程基本上是同一件事情,从两个角度来看而已。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在尝试组织事实,在一些常规的范畴 (categories)下面来组合不同的资讯和经验。同样的模式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学科。(Rousas J. Rushdoony说)在政治范畴里,人们尝试借着法律调和不同(众)人的利益以及使社会能有秩序等等。

非基督徒没有赋予定律以基础: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

可是,(31页,)在非基督徒的根基上,按照非基督的世界观来看:人没有理由要需要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可以用来准确描述事实的定律。再说一次,假如你是非基督徒的话,你为什么要相信宇宙里有一些定律呢?来描述事实呢?谁能知道宇宙的真相,真的是宇宙是有规律的 (,regular的)呢?假若世界至终来自机率(或然性),probability,也就是「终极的物质」,就是纯非存有。

再来一次,假如世界的万物是来自或然、偶然或者是终极的纯无存有,这都同一码事,那么世界当然就是随意的、混乱的。如果我们的感官或者理性看起来是要告诉我们:「不是的,事情不是这样的,宇宙是有规律的、有科学的定律可以解释的。」;那么,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我们为什么应该相信我们的五官和理性能够告诉我们真理呢?

听懂了吗?再来一次,假如我们不相信上帝的话,宇宙的都是偶然的、都是混乱的;假如科学家都说“不是的,宇宙里有科学定律的”,你为什么要相信?因为宇宙本身就是偶然的,你用什么定律去压、把这个混乱圧下去,成为有规律的呢?

宇宙是机率﹕定律=理性中的抽像观念?

(继续。)假如机率或者是chance(或然性)是主宰一切的话,定律又哪里来呢?定律并不存在于这样一个客观的世界里,因为世界是由或然率或者偶然所造成,而不是由一位创造主所设计,并且赐给它规律和结构,这个是非基督徒科学家的看法。

从康德 (Immanuel Kant) 以来,大多数哲学家都相信:宇宙里秩序和结构都来自人的理性(思想)。记得吗?我说过,康德的伟大或者他造成危害的伟大,是在于他不相信科学和理性可以找到绝对真理的,绝对真理都在我们的脑袋里面而已。但是,我们为什么应该相信:这些结构(就是我们理性里面的结构)是符合真实世界的真相呢?世界既然没有秩序,这些结构、定律(就是我们脑袋里面的结构、定律)就不可能适用于这个世界上,因为世界本身没有定律嘛!没有秩序,那么这些定律岂不就只不过是一些抽像观念 (abstractions)和「纯存有」一样与现实世界没有关系呢?就是说一个完全偶然的混乱的世界是存非存有,然后我们脑袋里面那些定律是纯存有,两个都是虚空的。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我们脑袋里面的那些定律是真的呢?我们又为什么相信宇宙里面有规矩呢?因为它本身偶然的嘛,将这些因素连结起来,就是我们理性中的「主观的定律」应用在「没有定律的现实」上。情况不但令人绝望,而且也是互相矛盾!不但不能带来更多的知识,反而只叫人成为怀疑主义者,没有办法相信认识真理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抽像定律并不要求我们降服:

同样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与抽像(哲学)的思辨一样,是需要准则的。但是,非位格的定律(,就是我们脑袋里面理性所给我们的定律,)并没有赋予我们准则,以至要求 (oblige) 我们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回到 Rushdoony的忧虑:)非位格的律法不能得到人心,也没有权利要求人在政治社会里效忠。因此,先相信或者预设“三一真神”不仅仅在形而上学是必需的,同时在科学或者日常生活里也是必需的。

你假如不预设这个真神的话,宇宙本身是偶然的、混乱的,你脑袋里面那些定律是主观的,是一个主观的脑袋在想要了解或者是控制或者解释一个完全混乱的世界,这个是科学家、非基督徒科学家的真相。跟刚才所讲的那个最高和最低都是区分的,是同一件事,不过是用另外一个方法表达就是了。

Q1所以,今天的科学家所做的——非基督徒科学家所做的,可能就他们的危害多于贡献?

A是呀,非基督徒的科学家所做的危害多过贡献,因为他的出发点本身是不能被证明的。宇宙是有规律的,为什么要相信?又是不相信上帝,规律哪里来?当然,爱因斯坦之后的科学家是承认宇宙是没有规律的。

Q1那么,这些的所做都是在普遍启示里面吗?

A不是,这些科学都不是在普遍启示里,是罪人对普遍启示的不信的回应。it’s unbelieving response by sinners. 科学不是普遍启示、老子不是普遍启示,Aristotle(亚里斯多德)不是普遍启示,是罪人对普遍启示的回应,但是,罪人是他的理性是扭曲的。

Q2我觉得是不是这样的断言有一点太过武断了,因为人也有一面找寻真理的这个欲望在的。

A我重复你的话:人也有找寻真理这个欲望。OK,请继续。

Q2在一些还没有听到福音的科学家、哲学家,我在想:有一些人只是不知道祂是神?但是,他整个的思想架构也是有神论的。

A一些科学家、哲学家他们的思想架构是有神论的。

Q2尤其在一些普遍启示里他能够掌握到的一些(信息),可能是不完全正确,这个就是有借到的一些资本。

A他可能是有借到了一些的资本。

Q2那这样子,他这样的架构,我觉得他不是来反对神的罪人的立场,而是神在他心中的对普遍启示里面一个他一直渴求、一个他对永生的追寻。

A他是在追寻,但是他追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反对神的。但是他反对神这个最基本的工程是不能成功,因为他没有那么聪明、那么一致,他就去借成本来,所以,结果是一个混合体。但是我们不能说:他那个寻求真理的(意愿)是一个良善的,这个不是《圣经》给我们的,可以做出一个结论:但是他会无意中借用了成本。

Q2就是说,我想是不是你讲的像保罗所讲的,就是他们在寻找那个“未识之神”?A:是啊,他们是在寻找那个“未识之神”,但是找不到,所以保罗说:“你们不认识,现在我告诉你们了。”没有错,他们是在找“未识之神”,然后保罗说:“你不知道的,找不到的”。

Q2那保罗称他们是敬畏神的。

A是的,(保罗是说他们)“凡事敬畏鬼神”,不是说“敬畏神”是“敬畏鬼神”。

Q2前面不是有一个地方说:他们是敬畏神,但是没找到?

A“未识之神”,那个祭坛,叫做“未识之神”。man is religious. 每一个人、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的宗教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跟每一个文化面对“三一真神”呢,都不是中立的,要就是信靠祂,要就是不信靠祂。那不信靠祂的人,他是在寻找宇宙的绝对真理,没有错!他是在找,但是,他没有掌握到“三一真神”。他对普遍启示做出一个罪人的回应,但是,这些回应里面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刚好就有一点像真理。

Q2这不是他们的错啊。

A这是上帝对他们普遍恩典。

Q2那个柏柆图在他走之前,耶稣来之前早二、三千年,你说他怎么去找?找这个唯一的真神?

A不是。柏柆图跟亚里斯多德大概比耶稣早了大概三百年(三、五百年),假如包括苏格拉底的话,但是他们比夏娃晚上一千几百年,所以,他们就效法亚当、夏娃的那种自主思维。但是在他们的心中老早就有了上帝的普遍启示的。你不能说耶稣还有没来,但是神的普遍启示老早就有,自从亚当夏娃开始,每一个人里面都有上帝的普遍启示。

Q2包括那些金字塔的埃及人?

A包括任何一个人:埃及人、中国人、希腊人。

所以,我昨天就问你:“你们相不相信,人人都认识神?藉着普遍启示,但是人人都不要。所以都不认识了,包括造金字塔的埃及人、包括老子、孔子、柏柆图。

Q3也不知道是不是解经上的问题?就是说:在这个经文上,人人都压抑那个本性,是不是指的everybody?还是说有一些例外,就是有一些比较有责任的人或者圣人、直人,还是说在历史 上总有一些人,他不是故意在压抑,他只是他们找不到神,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A《圣经》有没有给我们说可能给我们说有例外,不是人去压抑真理,有一些圣人在寻找真理?好,你不看《罗马书》一章,可以看《哥林多前书》一章:“世上的辩士在那里?世上的都是愚拙,然后,神用愚拙的福音,来说明神所谓的愚拙都比人的智慧更智慧”。那个是《罗马书》一章跟二章讲的。《圣经》没有一个地方给我们去肯定说:在教会之外有圣人,他们追求真理是善意、是敬虔的。当然有一些所谓“义人”,就是说他们的行为是满值得赞扬的,那个是有的!但是,最基本的那个分析是:他是背叛神的。

Q3不是刚才你说:“人人都认识真理”,但是他不要。

A对,“人人都认识真理”,但是他不要真理。对。

Q3但是,我们从“预定论”的角度去看的话,是怎么解释这件事情?

A是呀,没有问题,也是神预定的。但是,神预定并不改变这个事实,就是每一个人都在压抑那个普遍启示,是神预定的,没有什么东西神不预定的。

Q4我觉得从神学的观点来看,科学家探索是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积极的意义。但是,科学的成果也不能加以否定,因为它对人类的发展还是有贡献的?

A范泰尔并没有说:科学的成果不要肯定。我们只在把科学的出发点,好像地上的地毯先把它抽掉,并没有说:他的盖的桥、火箭它这个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在堕落的世界里面,罪人还是需要盖房子、桥梁、火箭、飞机等等,这个不是范泰尔的用意。

我们是在说:等于我们批评心理学,并不是批评心理学家的动机。我们是批评他的世界观、最基本的一些预设,这个房子是应该倒塌下来才对的,但是上帝的普遍恩典,让很多科学家造的火箭、飞机不会掉下来,还是可以飞到上空,这是神的普遍恩典。所以,当科学家有成就、当一个服装设计师,设计衣服很漂亮的时候,我们基督徒应该说:神给你很大的聪明,你应当感谢祂、归荣耀给祂。你不感谢祂,我代替你感谢祂,因为这个都在神的普遍恩典之下。人不要神,神还是容许给人普遍恩典,在科学艺术各方面,对社会有好处的一些的成就。这个不是范泰尔的用意,不过他会这样说:“除非你是基督徒,不然你不能做科学家。”但是,不是说:你不要去做科学试验,这个是从哲学的最基本的层面来看。

今天讲了好几章是不是?很多的资料正在整理过程中?有什么回应?问题?今天一天下来的材料是非常基本、非常浓缩的,也是不太容易吞下去相信接受的。仅赠送每一位学生赠券,去思考三年,不是六个月了,是三年。真的是如此,有些东西要慢慢地去反复思想的。

我们不太习惯从最基本、基础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所接受的科学训练,不论在什么国家接受的,都不鼓励我们去做一些最基层的形而上学知识论的思考,所以,我们就说:“啊,这个是科学层面,这个是神学层面;不是!一个是表面层面,一个是深层层面。

好,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就继续前进,再来一个主题(,33页)。

三位一体”和相互依存主义

“三位一体”和相互依存主义:我们已经明白:范泰尔有关上帝的「丰满」和「位格性」的观念,都与“三位一体(论)”有关。他的位格主义是取决于「三位一体的彼此代表」这个事实。让我们再仔细地研究范泰尔的位格主义背后的“三一真神”的这个真理、这个教义。这个教义在他的思想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范泰尔的三一论﹕正统教会信仰。

正如范泰尔其它的教义论说一样,他的“三位一体论”是以早期教会的信经和宗教改革的信仰告白为起点的。他列出基本的圣经经文,并且勾画出这项教义的历史发的展。(IST,页220-227。)在这样的历史综览中,他与一般改革宗神学家一样地强调:

(一)三位一体是本质上(本体论)的 ,ontological,不是单用来指出三位格(在救赎计划上,economic Trinity) 的角色而已。神的本性是“三”,又是“一”,这个不能仅仅从祂与世界的关系上去理解的,祂本性是如此。

(二)主张本体论的三位一体中有从属的关系 (subordination) 是错误的。就是说假如说“圣子从属圣父”、在“本质上从属”,是错误的(DF2,25。)。范泰尔特别强调:加尔文有关「圣子是上帝本身 (autotheotes)」的教导:圣子的存有 (being) 、祂的本质,不是从父得来的 (derived)。祂自己 (of himself) 就是上帝,在祂里面 (in himself) ,祂是上帝。(IST,页27-228;SCE 110-112;TJD 页33-38。)。「上帝的存有是从外界而得(derived) 」,这种说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三位一体和神人相互依存主义:

范泰尔的批判﹕相互依存主义。

(34页,)范泰尔对这个历史分析加上了他独特的看法: 撒伯流主义 (Sabellianism)和亚流主义 (Arianism),本质上是相互依存主义 (correlativism) 的表现。

什么叫相互依存?重要的是这点。correlativism,相互依存主义宣称:上帝信赖世界、世界依赖上帝。这种的想法违背了「上帝是自含丰满」的教义。这两种的异端都认为上帝是一种所谓“赤裸的一体”(bare unity),就是不是三体,是一体,若没有世界所提供的多元性,就没有办法运作。(IST 225。)意思是说:上帝是“一”,不是“三”。既然是“一”,就必须要与世界对口。

不合乎圣经的「一」﹕

全然他者、不能描述、没有主权、需要世界。

范泰尔对于这点的解释不很清楚,Frame(傅瑞姆)说:“让我来补充一点,就好像诺斯底主义 (Gnosticism) 和新柏拉图主义 (Neo-platonism) ,不幸地也像一部份早期教父一样,撒伯流主义和亚流主义认为:上帝只是「一」 (one),祂与现实世界的距离非常遥远,以致于无法被人形容”。同样地,现代神学家喜欢说上帝是「全然的他者」 (,wholly other),上帝很遥远的。可是,一个不能言说的「一」是一个抽像的「一」,而不是一个有位格的绝对者 (personal absolute) 。

在这种情况下,好像我上一章所说的:上帝不可能是真正的主权者。

再来一次,假如上帝是完全的他者,言语不能够描述的话,祂等于是没有位格,祂不可能是掌权的。祂(,应当是一个死物的它,)必定是与世界相互依存的,就是说:它需要依赖世界才能存在。

用人的语言描述上帝的「全然他者性」﹕

因此,上帝=世界的延伸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correlativity,“相互相关性 ”。

首先:当人们尝试用「全然他者」来论及神时,(这个是非常普遍的,现在福音派很流行的,用这个巴特的观念来形容神:神是完全很遥远的他者。)当人尝试用“全然他者”来论用神的时候,他们必须使用人的语言,而人的语言是关乎这个被造世界的言语。所以这位「神」——“全然他者”,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世界的延伸而已。虽然说是“全然他者”。如此一来,上帝的权能仅仅是地上能力的延伸,上帝的爱也只是地上的爱的延伸。

其次,一个抽像的「一」不像一个“三位一体”的「一」,不可能自我定义 (self-defined) ,因此,他必需与世界相互依存。比方说:(这个一,这位上帝假如不是三位一体的话,祂的爱若可以被定义的话,一定会被定义为:一种对世界的爱,而不是上帝三个位格之间的爱。因为,按这个观点,上帝的位格不是「众」 (true plurality),是“一”。

第三:一个「全然他者的存有」,不能为世界提供理性和道德秩序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就必须在世界里去找啦。这样一来,世界就成为终极,而这位“全然他者”(,不论他是什么),这样就必须与世界相互依存。这种想法与《圣经》中「上帝是掌权的主权者」 的教导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好,我们回来看这个第二点:假如上帝是“一”,而上帝的爱,是我们可以去理解他的话,这个“爱”是有意义、有定义的话呢,一定是对世界的爱。意思是说:假如你不真正相信“三位一体”的话,上帝需要我们,因为祂需要一个爱的对像嘛,所以,假如没有我们,上帝不能活下去。那事实上不是这个样子!

事实上“三位一体”父、子、圣灵彼此相爱、彼此和谐、合作,好好的、在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荣耀、和谐、爱中。上帝完全不需要我们才能够生存,上帝完全不需要我们才可以有爱,爱存在于父、子、圣灵中。上帝爱我们是父、子、圣灵永恒计划中的一部份,因为“三位一体”的三位决定要爱我们,要施恩给罪人,不是祂需要爱,上帝是没有需要的,祂是不需要靠我们生存的。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