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08讲康德与知识论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加立&ZJY(CGY)_文字:wuaquila

上一节我们说为什么过去两百年这么多人反对教义,我们说这个反对教义的声音要首先(P45) 要从康德的哲学开始理解。讲到康德,我们要给各位一些背景资料,盼望各位留心地听,做一 点笔记。

我们已经说了,康德说:宇宙分两个范围,一个是“现象界”或者是此岸,第二个是“真理 界”或者是彼岸。在现象界,我们用理性和科学来认识事物,但是只认识到事物的外表。我们从观察事物、做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印象,这些印象就变成观念,我们可以从理性来分析这些印象成为观念。这些都是认识事物的外表。所以我不是真正认识这个瓶子,我是认识这个瓶子给我的“印象”或者这个现象;我不是认识这个瓶子本身,我是认识这个瓶子的现象,或对我来说的印象是什么。

“真理界”是讲事物的真相的:上帝、永恒、永生、自由、爱、伦理等等。那这些观念是 真理的观念,但是是超过理性和科学所能够掌握的。所以,在真理界,你不能用理性和科学来寻找上帝、自由、爱等等,你要用一个东西叫做“道德的命令”或者“绝对的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s。 (诚之按:对康德的墓志铭,“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 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 德法则。”应该在这个背景下来解读。)

什么叫绝对的命令?简单来说就是爱。因为人需要一些伦理的准则,社会需要伦理的准 则、需要审美观的一些标准:有些东西对你来说是对的,有些东西对你来说是美的,这些都不是逻辑和科学来鉴定的。所以,在这个真理界里面,有一个比较实际的理性——楼下那个理性科学叫做纯理性或者是理论的认识,theoretical reason,纯理性、理论的认识;楼上的是真理、美这个范围。

所以康德说,我要把宗教以理性来限制,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reason,我也把理性用宗教来限制。他讲得很客气,他说这个理性和科学由宗教来限制——就是说,我们承认科学跟哲学不谈事物的真相,就是那个不变的真理,我们只是谈事物的外表;理性由宗教来限制。那宗教也是被理性所限制的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reason。就是呢按照康德,宗教也不谈科学的事情,不谈什么身体复活,那些是不可能的;神迹,那些是不可能的。不过,在真理界,我们相信永生、身体复活,那不是因为它是通得过我们的理性的,而是因为那些是在真理跟伦理的范围。

这里所讨论的是一个叫作“知识论”的问题。什么叫知识论呢?知识论就是:我凭什么知道我所知道的。这个是哲学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哲学里面有好几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宇宙的真相是什么,叫作形而上学。第二个是我凭什么知道我所知道的?那这个叫知识论;(诚之按:第三是我 应该怎么作[伦理学]。这是哲学的三个范畴)。

我们基督徒跟传道人是需要认识到知识论这个问题的,因为我们常常被非信徒质问我们的信仰是否迷信、是否不科学、是否不合乎逻辑。这些问题的背后就是在挑战我们基督徒,是没有知识论的,就是没有一个足够的、充分的知识论:“你们都是迷信的,我们理性和科学都知道上帝不存在,或至少不能证明上帝存在。神迹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你们基督徒是凭什么说圣经里面这么多神迹、神又成为人、身体复活。”。你懂吗?这个背后这个问题叫作知识论的问题:你凭什么知道你所知道的?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

好,现在我先来讲基督徒的,就是圣经的,知识论,然后我们来看康德的知识论是从哪里来的;然后从康德我们再讲下去那些新康德主义等等,讲到今天为什么人厌烦教义。所以厌烦神学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背后有一大堆的哲学问题要处理的。

好,我们先讲圣经的知识论。基督徒凭什么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呢?首先,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知道关于神、关于自己、关于宇宙这三方面。就是所有知识大概可以分为这三方面:关于神、 关于人、关于宇宙。我们凭什么可以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呢?是因为神是无所不知的。神不单单是无所不知,而且祂所知的,尽都透知:每一根头发祂都数过,麻雀掉下来祂都知道,祂都计划好。

我用英文说一次:神是无所不知的God knows everything,祂所知道的尽都透知,God knows everything about everything:每一根头发的 DNA 祂都清清楚楚地知道。当然神就(P46) 计划好一切,祂知道,也计划好或者预定了一切。 那你说,这么无情的上帝,人就没有自由、也不需要信耶稣了?不是的。不是的。假如你不相信神预定了一切事情的话,你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相信宇宙所有的事情,包括你自己生命中发生一切的事,都是偶然的。宇宙里面每一个东西、每一个人都是在乱碰、碰来碰去。不过,有些人喜欢美其名叫它作“自由意志”。很好听的,真正背后的真相就是乱碰、宇宙是乱撞的, chaos,chance。

好,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是随己意行做万事的。(那请你等一等、忍耐一下。你不要说非基督徒不买这套!我知道非基督徒不买这套的,我们是讲给基督徒听的嘛!对不对?我们先搞好我们信的是什么。)神知道一切,祂尽都透知。所以神知识的泉源是无限的、是一个无底的宝藏。我们用计算机的方法来说,上帝的不单上资源、他资料information,data是无限的,祂用无限多种语言来整理宇宙无限的知识,就是祂所知道的事实。

好了,在这个无限、无底的知识泉源,上帝选择了计划好,要向人类启示一少部分。这个就是圣经所记载的那部分。上帝是永恒的,祂是超乎时间的,他是创造时间的;上帝是无限的,祂是创造空间、他是超乎空间,不过祂也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上帝是永恒的、他是无限的。这一位超乎时间、空间的神,他就进入到祂所创造的时间、空间里面来启示祂自己。那这是康德、巴特所不愿意承认的,所有现代神学,康德之后,都不愿意承认的。这个“全然他者”,完全在宇宙以外的上帝,怎么可能真真正正地进入到宇宙、历史里显示祂自己呢?这个恰恰是圣经所宣告的。不是一种存在式的“啪”一下,来电一下就走了,那就像鬼一样了。 不是的,不是的。祂是具体的,在宇宙里面——约书亚吩咐太阳停了一天就停了一天。具体地洪水灭了人类([圣经说]包括了全地球,就是包括了全地球;耶稣来,祂是神,祂也吃过东 西、哭过、祂死了、复活,这是真的,神在宇宙中道成肉身。上帝具体地,“具体”这两个字是从康德之后所有的哲学家、神学家都不愿意承认的。具体在时空里面真正地启示了祂自己。因此,下面因此很重要。这两个字很重要),你我有可能真正的认识上帝、认识祂的启示、认识祂的旨意。真正的,不是假的!真的认识上帝和祂的旨意,真的认识自己,真的认识宇宙。

为什么?我们凭什么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因为神无所不知,祂决定了启示,祂也具体地启示了。 现在我们有普遍启示又有圣经,所以我们可能认识上帝、认识自己、认识宇宙。当然这个可能认识神,这个可能性是要在乎我们被圣灵重生、光照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理性不单是有限的,而且是堕落的。很多基督徒不愿意承认我们的理性是堕落的,有的基督徒愿意承认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是很多的神学家都不愿意承认我们的理性是堕落的,需要神来改造。

刚才我们说,我们知识论最高的原则,也就是说,宇宙里面最高的真理是一位三位一体、 活的、有位格的上帝,也是一位无所不知,而且无所不计划,又自我启示的上帝。

我再说一次:我们知识论背后的根基就是那位三位一体、活的、有位格的上帝,不是一 个无情的“命”,而是一位有位格的上帝;而且祂计划好一切,而且祂进到宇宙里面启示祂自己。听起来好像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在主日学都会教、都知道大概这一类的真理。是啊,基要真理 是很简单的,复杂的是我们而已,特别是世俗的哲学。 这是圣经的知识论,其实也是圣经的“形而上学”:宇宙之上有一位上帝,但是上帝也贯乎宇宙每一个角落,贯乎我们众人之中(弗 4:6)。所有世俗的哲学都不接受这一套的。 所有世俗的哲学要问的问题是:我怎么找到真理,或者我怎么找到知识、伦理的根据。当然 你还可以加:怎么找到美的标准,政治、社会一些合理的基础等等。 听起来很好听,柏拉图等等,他们是在寻找真理,宇宙里面绝对的真理。

所有不愿意降 服在圣经之下的人,当他们说“我寻求真理”的时候,他背后有一个假设就是:我会找到的, 而且我可以掌握这个绝对真理。你把这个假设说穿了,就是说,人假设他是无所不知的,因 为他说我要找绝对真理,当找到绝对真理的时候,人就比绝对真理更高了,你就是无所不知的了。(你们可能要做一点笔记,以后再想一想这个问题)。 (P47)人是有限的,人是上帝造的,我们的理性和科学是有限的;不但如此,我们是堕落的, 我们的理性是被罪污染的。但是人——自从柏拉图、老子、孔子以来——都尝试不要上帝、 不要上帝的启示,独立地、离开上帝独立地、自主地、自己靠自己地来找到真理。而这个“自主”(autonomy)恰恰就是亚当、夏娃犯罪最核心的意义。自主,我来做上帝,我来决定怎 么样找真理,我来决定怎么去找宇宙的真相,我来决定怎么样去鉴定伦理的标准,等等。 所以,所有世俗的哲学、伦理都是建立在这个假象、虚幻的原则之上,就是:我是上帝,我来决定——至少我是一切真理的审判官。因此,以人的自主做基础所建立出来的哲学,肯定是抽象而不具体的。

刚才讲这一段是Cornelius Van Til范泰尔想出来的。范泰尔是 20 世纪中期改革宗的护教学大师,归纳了很多神学的观念,所以范泰尔比柏克富更加想通了一些问题。所有人类的哲学,不论古今中外,只要不是合乎圣经的,就是说只要他不愿意先假设神存在、神也计划了宇宙的一切,神 也进入到历史、宇宙中启示,只要你不假设这一套,你就是假设宇宙是乱七八糟的、是偶然的,然后人在这个乱七八糟的宇宙中是自主的、独立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人来寻找真理, 结果肯定是抽象的。

我来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要找所有生物、所有活的东西的真理,绝对的、最高的那个类别,最高的原则,然后下来怎么分类。好,现在你有一条狗叫做 Fido,这条狗是北京狗,名字叫 Fido,那是你的狗,所以你很习惯牠怎么舔你的手的那个感觉,牠的毛是什么颜色,牠摸上去是什么感觉,你给牠洗澡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牠的声音……等等。这是 Fido,是你的狗,一条狗。Fido是北京狗,你一说到北京狗的时候,就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北京狗, Fido 独特的个性就没有了。

而北京狗是狗,你一讲到狗的时候,就包括狼狗、其他狗,北京狗那个独特性就没有了。这就叫分析(按:这应该叫归纳)嘛,你把一件事分析分析。狗 是哺乳动物,你一讲到哺乳动物就包括牛啊马啊别的动物,狗的特性就没有了;你再上去是 动物,动物包括很多,动物再上去是活物,活物再上去,上到最后呢?——我是指非基督徒的哲学,最后就叫做“being”,存有,或者叫做 form,柏拉图说这叫“形式”。

为什么从 Fido 这条狗到了北京狗、狗、哺乳动物、动物等等,你越分析它就越不具体呢?因为这种思考方式从来不预先地相信宇宙有一位神,祂创造万物、预定万物。你从人独立的思维开始,你这样推理推上去肯定是空的。 反过来说,你把这条狗不是这样推论,而是分析它,你就解剖,你看到很多的血和肉等 等,再分析下去是细胞,再分析下去是分子,再分析下去原子,原子里面不知道是什么在跳 来跳去(那一刹那,那个量子在哪里你不确定——按照物理学 Heisenberg‘s principle of uncertainty) 。为什么这条好好的狗,往下分析,分析到最后就是一堆的分子,往上分析 就分析到一个空空的 being 存有(形式)这个观念,为什么这么抽象呢?就是因为你不预先相信宇宙里有一位三位一体的神,祂预定一切、创造一切。祂既然创造一切,就创造一切的 动物,一切的哺乳动物,一切的狗,一切的北京狗,包括你这条Fido。你从上下来、从上帝下来就很具体的。

我知道这个说服力不强。为什么,人不要上帝嘛!当然说服力不强了。只有圣灵才能够说服他们。但是,假如不是以上帝从上而下的话,你也可以好像柏拉图以 being、以存有这 样下来,是空洞的。因此,为什么我们爱主的基督徒从来不去读哲学的?你听到哲学会头疼的,你觉得很抽象、很头晕。你这种“感觉到很抽象”的感觉是对的,它抽象,是因为它不符合圣经。

不过我现在解释给你看,他们是如何地不符合圣经。当一个世界观或者知识论不符合圣经的时候,他一定要造出一些世界观的观念来解释万物。柏拉图的做法就是设定一个 being 存有或者叫form 形式,一个最高的、没有位格的真理。那这个Form,这个形式在哪里呢?是在前世,他们相信轮回的。

现在我们跳到 17 世纪末,法国的笛卡尔。柏拉图在古代,笛卡尔在现代,他们都是理 (P48) 性主义者。笛卡尔也相信宇宙里面有一些最高的观念。不过,它们不存在在前世,而是在你的思想中。你的思想里面有些东西叫做数字、数目、时间、空间、形状、重量等等。所以当你看一个瓶子的时候——首先是一个、不是两个,这是数字;然后瓶子是什么形状、颜色、 重量,而这些都是你本来就有的观念。你心目中已经先有了这些观念,所以当你分析外界事物的时候,你就按照你已经有的观念来分析它。假如你把笛卡尔这种观念再推一步,就是霍布斯(Hobbes),分析这些东西分析到最后就是时间、空间、形状等等的一个样品 specimen。所以你真正知道的不是这个瓶子,你脑袋里真正知道的是形状、颜色、重量等等,而不是这个瓶子,它只不过是个样品。讲的很抽象对不对?就是跟柏拉图那个 being 一样的,古代的和现代的 是换汤不换药。

然后你也可以去做科学的分析,那是另外一种,是实验主义、科学主义,就是往下去挖, 好像把 Fido 这条狗分析到最后,就是原子。在现代的哲学就是洛克(Locke,John1632)和休谟(Hume,David1711)。洛克说:我所 知道的就是外界的现象,我可以摸到它,知道它的重量等等。到了休谟,他就把洛克更进一 步。我再说一次,霍布斯把笛卡尔再推一步,休谟是把洛克再推一步:今天苹果从树上掉下 来,下午三点钟;昨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下午三点钟,前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下午三点 钟。那你可不可以做一个结论:每天下午三点钟就会有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呢?或者你做一个 比较合理的结论:这是地心吸力。对不起,中国大陆不叫地心吸力,叫万有引力。休谟说:不是的。你不可以看到苹果掉下来 三次你就做一个结论说是万有引力,你要说的是苹果掉下来了三次,或者你说苹果掉下来一 千次、一亿次、一亿万次。你不可能得到一个定律——你不可以说,宇宙没有因果的,没有更高的原则, 只有现象,今天这个苹果这一秒钟掉下来,或者麻雀掉下来。 所以你从科学主义推下去,都是现象、都是个体的现象;你从理性主义推到最后,都是 一些观念,抽象的观念。康德要把这两种——理性主义和实验主义——结合起来,就是说, 把人的独立自主更彻底地表达出来。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真理再也找不到了。是的,我们 先用实验主义去观察万物,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等,然后在脑袋里用理性过滤一下,结 果出来的是观念。康德说,你们不要这么自信,其实理性主义你们也错的,实验主义你们也 错的,因为你们都要找到我凭什么知道我所知道的。康德说,你们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了,你 只要问我的认知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不要再找知识的绝对标准,你只能够形容认识事物的 过程。所以,康德把知识论降格了,然后把实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结合起来,又推翻理性主义 和实验主义。结果剩下什么呢,剩下理性和科学知道事物的外表,宗教、伦理的范围是不符 合理性和科学的。就是说,人是不可能认识上帝的。刚才我们说因为上帝无所不知、启示了 祂自己,所以我们可以真正地认识祂。但是康德说不可能,在外在的宇宙是不可能的。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