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集)17讲问题解答-2解构主义-教义是无误的吗?上
第 17 讲问题解答-2 解构主义;教义是无误的吗?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加立&ZJY(CGY)_文字:Chelsea

Q1女学员:从这几天听到的信息,我们清楚了自己的信仰还有我们的宗派,通过相信唯独圣经、 唯独基督,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和唯独荣耀(归与上帝),我们清楚了自己的宗 (P99) 派。通过认识这些不同的神学看法,我们知道我们所了解得不够,所以需要多一点的补充, 以便成为我们的护教或者辨道的方式。

我们有三个问题想要问牧师。第一个:牧师可否大略地解释一下“后现代,后自由和后保守派”之间的一些主要内容。

A:好,请坐,我回答完这一条问题之后,再请你回来。

后现代、后自由还有后保守。后现代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 1936 年在法国,但是比较重要的是大概1970 年代特里达(按:雅克·德里达,J. Jacques Derrida),还有另外一位, 富库(按,Michel Foucault,一般译为福柯),至少这两位法国人,还有其他的美国人等等, 他们的主要思想称为「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基本的思想乃是:文本死了,作者死了,读者死了。文本的意思乃是说,任何能够被解释的东西。死了的意思是说,每一个文本——比方说一段圣经——是没有稳定意义的。任何一句话,不论是圣经还是其他东西,它是没有稳定的一个意义的。所以,世界上只有各解释者的解释,即对这个文本的解释是没有意义的。only interpretation,no meaning,这叫做“文本死了”,就是你找不到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什么的,有多种的解释就 是了。

第二,“作者死了”,意思是说:作者写完文本之后,已经和文本分开了。所以,你今天要找到作者原来的意思是不可能的。只有解释,没有意义,因为连作者的原意都不可能找得到。作者已经成为众多解释者之一。作者跟我们一样,都是解释者——因为文本原来的意义没有了。

第三,读者也死了。我在读这段经文,我是不存在的。我们每一个读者,“我”是不存在的。是谁在读这个文本呢?是我们社会上的语言结构。比方说,我住在美国,所以,我的语言结构就是美式英文。那么,我们的语言结构怎么去了解文本,怎么去解释它呢?比方说: “我是好牧羊人”。什么叫牧羊人呢?牧羊人英文是 shepherd。我-是-好牧羊人,I am a good shepherd。牧羊人是什么意思呢?总之,牧羊人这个字,就不是整本字典里其他所有字的意思。这个字,每一个字的意义不是字典所有其他字的意义。是什么?不知道,说不出,总之不是其他字的意义。第二,这个字的意义是指向(point to)所有其他字的意义。那是什么呢?说不清。

其实,当我听到 shepherd 或者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我在脑袋里有一个声音就是 shepherd 或者牧羊人,这个声音就连带着牧羊人的这个意义在里面。这个是随意的?是社会告诉我这样做的。你每次看到这个字,听到这个声音,就会联想到这个意义。你可以不叫他作牧羊人,你可以叫他狼狗、老虎,农夫也可以,为什么叫牧羊人?没有什么为什么,只不过是社会的习惯而已。 所以,每一个字都是随着文化社会的习惯,他们都是社会的建构(social construct),没有意思的,你随时可以改换字的意义。比方说,美国总统有一次说,我没有跟那个女人发生关系,因为他那一天是操纵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电视媒体,所以“发生关系”这四个字当天 就给他定义了。他明明是撒谎,但是因为他在那一天用了媒体,控制了媒体,所有他就给这 个字的定义都改了。

刚才我们在说:字是社会的建构。(我们还没有讲完。)其实语言是政治夺权的工具。当我们把这些字拆开(它叫解构主义对不对?你把它解构、拆开)的时候,你看到的是白人、男人怎么剥削女性跟有色人种。解构主义背后,有一种好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的批判,所以整个解构主义是极度的阴险的,它只有拆毁、没有建造,拆完了就没有了。当然后现代不仅只限于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肯定对解经学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有一些神学教授都投降了,有一些还在抗衡。

后现代文化里面还有其他的重要思想,其中一个就是新纪元运动(new age)。其实新纪元就是印度教等等的东方宗教,加上圣经时期的诺斯底主义,和西方的邪教(paganism)的总和。埃及、希腊、罗马的邪教,诺斯底主义,印度教、 道教、 佛教……加起来就是新纪元运动。简单地说:上帝就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上帝。上帝、人和宇宙是同归 (P100) 于一,就是同一个意义,同样的东西。比方说,夏威夷的火山,不是女神的庙宇,那就是女神的身体。宇宙、自然界和神是同一码事。上帝就是自然界。就好像施莱马赫所说的:人依赖那个宇宙的、无限的。那个无限“的”是什么?可能是神,可能是宇宙,随你,随你选。神 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

迪士尼曾经有一部电影:狮子王(The Lion King),里面有首歌(the circle of life)生命的循环、生命圆圈,这刚好说明新纪元的思想:神、人、宇宙都是在同一个圈子里。你有没 有发觉,最近不论是青年人跳舞的舞,还是专业舞蹈的舞,他们跳起来人都很像动物的。人很像猫,像老虎等等。这正说明人跟动物之间的界限正在被删除。你会说进化论不是在讲这个吗?没有,这个是更胜一筹的,神、人、宇宙是在一个水平上。

我们相信圣经的,我们说:神创造人,神创造宇宙,所以,人和宇宙都是被造的,神是创造者,是不一样的,在质上不一样。新纪元运动就是要把神、人,甚至男、女和动物的界限全部除掉。所以,一步一步的,同性恋是第一步,后面呢,西方社会还有很多,要把所有的界限都除的。男跟女之间,人跟动物之间的界限都要除掉。这是后现代。面临这种全盘意义(meaning)上的拆毁,后自由派是一个比较温和的自由派,他会和保守派作朋友。因为 60-70 年代是西方自由派教会人数不断减少的一个年代,所以到了 70 年代,我发觉比方说香港的自然派的神学院会跟保守派的神学院作朋友。以前是自由派看不起保守派(就是基要派),后来自由派倒要跟保守派做朋友了,因为他们有些宗派,10 年 减少 100 万会友。比方说圣公会,美国联合长老会等,曾经有一段时期,10 年减少 100 万, 多几个 10 年就没有了,整个宗派就完了。不过他们钱是有的,因为有很多寡妇留了很多遗产。

“后自由派”其中一个信念是:教义是一个信仰团体所定下的信仰。我们在讲教义的时候, 我们曾经讲过,一方面内容是来自圣经,第二是经过反省,第三是由一个教会团体所鉴定的。后自由主义相信教义是教会所鉴定的,但是他就不再讲教义的来源是圣经。这是它其中一点, 所以他们可以批判我们相信或者是承认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说,这个是你们的部落,你们的 团体相信的东西,这相当于把真理相对化。

后保守福音派,也是要跟自由派作朋友的。他会说,以前基要派和自由派之争是不必的。 战争已经结束了,不要再打仗了。自由派和基要派,你们要讲的,你们过去都是为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的根据,什么是知识的根据争辩。其实根本不需要争辩的。你们为了真理的根据,即知识论的凭据来争辩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们在后现代的这段时期,对真理、对意义也是采取一些非常微妙的、滑落(slippery)的处理的方法。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

总的来说就是没有真理就是了,宇宙里面没有绝对真理,找得不到的。好,请。

第二个问题。 Q:刚才我们提到说教义没有一套是完全的,对吗?

A:教义没有一套是完全的,是十全十美的。对的。

Q2:教会对于其他宗派的教义的看法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客观、主观,还是应该保持中立的立场?

A:教会对其他教会的教义的看法是什么呢?有一些教义明显的是不属于福音派的大范围里 面的。等一下我会读给你听一个,是典型的巴特派的圣经论和宣言,发表在 1967 年美国大宗派联合长老会的一个信仰宣言。我们把这个范围缩小一点,我们就讲基要派、福音派。比方有些教会是不相信预定论的,有的教会是不相信婴孩洗礼的,有些教会是灵恩的,有的教会是妇女能站讲台的。

教会对其他教会或宗派的这些教义怎么看呢?我想教会必须要鉴定一个最起码的正统的范围。我个人的范围是:圣经的默示和无误。这是比较严谨的一条分水线,比如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威敏斯特的信仰宣言第一章,等等。在这个范围里面,比方说一个很保守基要的浸信 (P101) 会,和一个很保守基要的长老会,他们在婴孩洗礼这方面是不同意的,在浸跟滴这方面是不同意的。

我所属的宗派的章程,序言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一个教会或宗派,他们怎么样接纳会友,他们的条件(就是他们的信仰),可能是过分的松,或者过分的紧。他们这样定这些条件的时候,是没有滥用其他教会的自由的,只不过误用了自己的而已。他的意思乃是说,有些教会的信仰可能过分的严谨,可能过分的松散,但是,每一间教会是教会。有些教会是完全离经背道的,或者是我们不能够认同的。但是在我们能够认同,相信圣经默示的这些教会里面,每一间教会是教会,每一个宗派都有他的权利和自由来定他的教义的。

当我们说每一间教会是教会的时候,我们就是说,有一些真理,比方说圣经默示,三 位一体,主耶稣是唯独的救主,神人二性,这些是没有的妥协的,这些是最基本的。但是正统的、敬虔的教会还有一些教义问题,是2,000 年之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的。在这些问题里,我说,先是有圣经默示,三位一体等等这些基要的真理等等,我们先是同意的。然后,在这些我们不同意的地方,我们就需要彼此的尊重和欣赏。当然我们但求圣灵给我们更多的光照,有一天某一些的争辩也会化解的。不过我想有一些是几百年还没有化解的,比方说预定论,妇女的地位,洗礼是滴还是浸,还有婴孩的洗礼,灵恩等等,还有几个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可能有一些就是不能解决的了。

我是美国其中一个改革宗长老会宗派的牧师。我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无误的。我也接纳威敏思特信仰告白,也承认它是总结了圣经里面所教导的教义系统。所以,教会要承认、要鉴定教义。然后每一个牧师、传道、会友,自己承认普世教会里面,我所属的教会里面的部分所相信的。然后我们尽可能地找共通点,跟其他的宗派建立友谊关系或者是合作,就是说有不同的层面。因为我知道我信的是什么,所以我知道我跟浸信会什么是相同的,跟弟兄会有什么是相同的,等等。就是教义有不同的层次,有些你假如不相信,就不是基督徒了, 比如说你不相信神是三位一体的,那就是很简单,就是异端了。如果你不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无谬无误的,我会说你就不是一个正式的福音派了,不是每一位福音派牧师都愿意这样说,现在我们正在一个福音派颠覆的时期。但是在正统福音派的圈子里,我们要学习彼此去了解、欣赏、 尊敬,甚至是合作。

大家能分辨这些不同的层次吗?请继续。

Q3:最后一个问题是:之前有提到解释和应用是同一码事,(是)可是在解经法当中,解释只有一个,应用却有很多种,请问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A:是的。我想傅兰姆的意思并不是要说解释和应用一样都有多种的。他在那里其实是要逼我们想一个问题,绝对不是要说圣经有很多的意义的意思。他要说的是,我们不是在一个真空里面解释圣经的。而正确的解释必须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面解释和应用。

我再说一次,正确的解释圣经,不是在象牙塔里面搞学问,正确的解释圣经是面对时代的需要解释圣经。从这个角度来说,解释跟应用是同一码事。假如你不喜欢这句话,不要紧,这句话又不是圣经的章节,它的意思是说,它尽可能把所谓理论和实践拉在一起,所谓解经和神学,跟本色化、处境化、应用拉在一起。你不喜欢他这样的表达方式,不要紧。

Q4:但是这样对圣经的解释,会不会变得受到环境和伦理的影响?

A:对圣经的解释,会不会受到人的环境的影响?答案是从来就是。我可以告诉你,威敏思特信仰告白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当然我们到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份比它更好的,但是你说它不受环境的影响,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人对圣经的解释,(我说过了嘛)都是带着我们的背景——我们的文化背景,带着我们的生活,不 同层面的责任,带着我们的需要,带着我们的行业或者学术专科的背景——来读圣经的,是不可能没有这个的。但是我们可以越来越靠近圣经的原意,99%靠近圣经的原意。(P102) 所以我们愿意留一个空间说:我们任何一派对圣经的解释不是完全的,但是同时按照神给我们的,我们所领受的,我们就尽力地向基督的羊群宣告,这是耶和华所说的。一方面我们要勇敢去传神的道,一方面我们谦卑说,我们还是有受教的心来到神的面前。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进神学院,很明显地我们的视野会越来越宽。但你的视野宽,不要把你的立场宽到一个地步到连不是圣经默示无误的那种信仰,也吸收当做是正统。我们要看 不同派别对圣经的解释,对神学的解释,我们需要知道。(刚才这一位,还有吗?请来。)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