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集)27讲现代神学的宗教观
第 27 讲 现代神学的宗教观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加立&ZJY(CGY)_文字:creative

(这一段视频中没有:各位同学,我们为什么要常常温习早期教会,特别是现代的十七、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 和自然神论呢?1790 年代的康德之后的施莱马赫、黑格尔,和他们所带来的新派神学呢? 因为这些自由派神学的观念正在我们的教会中,福音派的教会中被修订、在翻新,在福音派 的神学院中出现,所以不是纸上谈兵的。 好,我们继续来看,这个现代哲学跟现代神学的宗教观。)

  1. The modern conception of religion (Systemic Theology, p. 103) 过了宗教改革之后,特别到了 1700 年上下,就有理性主义,还有自然神论。理性主义把上帝的话割裂,把客观的宗教只是限制在神、美德和不朽。他意思就是说,圣经讲什么呢?你只要知道神存在,人要彼此相爱、过道德的生活、将来有永生,够了;没有堕落、没有罪、没有地狱、没有神迹的。当时有一种理性主义和自然神论宗教,就是讲这么多:神存在,我们彼此相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够了。

前几天有一位姊妹在问题解答的时候问我:基督教的精神不是讲博爱的吗?我想一想,对啊,我从小就听到博爱。因为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的学校都讲博爱。当时我住在香港,住在伯特利神学院,很敬虔的神学院,旁边有一个贫民区,叫做博爱村,肯定有基督教可能平信徒、商人的影响,命名这个村叫作博爱村。那我们来看看,其实自由派的神学(就是说不相信圣经的,受了理性主义影响的),是怎么样的一码事?请翻开赞美诗,我们不会唱,只是读歌词,第 21 首。这首诗歌的歌词是自由派神学的,然后调是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 Ode to Joy,喜乐颂。你看这个词,这个词不是贝多芬时期,贝多芬的年日是 1770-1827,乃是后来的 Henry Van Dyke,另一个神学家写的。“快乐快乐我们崇拜,荣耀上主,爱之神。心如花开,到主面前……”这都是讲的很美丽的。好了,第三节。“永远祝福(就是称赞神的意思),永远赞美,永受尊荣;永远赦免,永施恩。 (P165) 生自快乐,活水源头,欢乐、安息,爱般深。 主(就是神)是父亲,基督是兄,爱中生活皆主民。英文是:Thou Our Father, Christ Our Brother, All who Live in Love Are Thine,所有在爱中生活的人都是属你的,属主的。虽然约翰一书有类似的说法:但是不能说所有有爱的人都是属神的,所有属神的人要彼此相爱。这里有一点点的普救论的味道的。

第四节: 晨星引起伟大歌声,奉劝凡夫来响应,父的慈爱统治我们,兄弟友爱(就是博爱)系人群。我们前进,歌唱不停,奋斗中间忠勇军等等。那你感觉得到罪得赦免、得永生,不是这首诗歌的主题。神爱我们,我们都是兄弟,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大哥,我们在爱中前进就好了。典型的自由派的歌词。

顺便说一说,我们信仰纯正保守的,读到这种的自由派的歌词时,你怎么办呢?你可以用经文来纠正,来补充。在唱之前之后,用圣经的话语来丰富它。

我看我们的诗歌本里还有其它一些的,这本没有,另外一首,有好几首的,一首是 O Master, Let me Walk with Thee(329 首)。这首诗歌是社会福音的大师 Washington Gladden 写的。主啊,容我与你同行。甘愿自卑服事他人,求主赐我治事秘诀,教我忍耐克服艰辛。求主祝我善用爱心,常以良言感化邻人。 随时随地引人离恶,归依救主行走天程。求主教我学你忍耐,与主相亲与主同在。 工作之时加我信心,使我刚强将敌战败。求主助我盼望常存,展望前程远大光明。 无上平安唯主能赐,主啊,容我与你同行。

这首诗歌的歌词,我们相信圣经的,我们传福音的福音派、基要派能唱;不信圣经的, 把耶稣当做好人的,不信圣经神迹的自由派,也能唱的。你看到没有,你不用相信圣经,也可以唱,很美的宗教情操。这首诗歌是自由派跟保守派都能唱的。当然,我们唱到与主亲近, 我们马上会想到要悔改、要相信、承认自己的不配,同时要来到十架面前,称颂主的救恩大爱等等。这首歌里面没有这个意思,但是我们感觉上好像也能认同。新派神学就是这么微妙, 巴特的新正统神学就是这么微妙。他写到保守派也可以认同,对圣经一个字都不相信的所谓的基督教人士也能够认同。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

所以我们刚才讲了,理性主义把圣经的启示只约化为神、道德,还有永生。所以这种客观的启示就被约化到最少了。现在我们要来看康德还有施莱马赫。他们把宗教的重心从客体转到主体,就是不是一个客观的启示,是人主观的经验。就把人主观的宗教经验和客观的启示分开了。康德认为,宗教是什么呢?a form of moral action,就是一种道德行动的方法。人要认识到,他在道德上要尽的义务,是神所吩咐的。这个听起来好像很好听。(请记得康 德说什么,对不起,我再读下去好了……)另外一位学者说,康德认为,morality become religion,道德成为宗教。当人看到道德告诉我们,伦理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同时也看到,道德就是那颁发律法的上帝所吩咐的。

(P166)我要解释一下,我们基督教讲不讲伦理道德,当然讲。我们是讲做人的道理,当然是。但是,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来自神客观的启示。这个启示讲什么?讲神的律法,讲神的约,我们的罪,耶稣基督的救赎,那些被耶稣基督宝血洗净重生的人,应当怎么做人。我们不能只是讲做人的。王明道先生那些的做人的道理那些文章是很好的,不过我们都知道王明道先生是相信耶稣基督和祂的救赎的。不过在那一篇短短的做人的文章里,他没有仔细地去讲。康德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很小心,假如我们的讲道,我们儿童主日学的材料只是讲做人的道理:大卫很勇敢,5 个小石头就打败了敌人;你看他这么爱他的家庭这么爱国,以斯帖这么 爱她的国家、她的民族,尼西米多么爱神的城等等,不够的。现在西方的、特别美国的儿童主日学材料,正在走一条完全道德化的倾向,所以你用到一些翻译过来的华文主日学材料,感觉到没有肉的,没有骨干的,讲爱,讲做人的道理。

请听康德怎么看道德。康德说,人要彻底彻底的用理性来理解哲学、科学跟宗教,彻底的。哲学和科学是研究楼下的现象界,就是这个世界看得到的,科学去研究它,想得到的哲学去想通它。但是科学跟哲学不研究真理,不研究上帝。记得吗?人不可能透过科学、透过理性来认识神的。但是宗教、伦理那个楼上的境界呢,是真理的范围。这个真理的范围,是由宗教和伦理学去处理的。但是,科学跟哲学是不管的。就是说,你楼上怎么讲,我们不知道,很多东西都是不符合逻辑的,不合乎科学的,因为你们本来就是在那个不符合逻辑、不合乎科学的范围,就是宗教跟伦理那边,在搞你们所搞的。我再说一次,楼上是宗教、伦理,搞什么的呢?搞真理的,神、自由跟道德,真理跟道德。楼下是用理性和科学研究事物的外表的。 所以康德现把认识这位超自然的上帝的可能性打掉了。楼下已经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身体复活,一个真的神存在,没有的。宗教是什么?宗教就是伦理,你知道最合理性的做人方法,就是爱你的邻居。康德是很有节制的一个人,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所住的那个小小的大学城,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而他城里有一条街,那街道上的家里的妇人,无论是家庭主妇或者是女佣,她们是怎么调她们的钟表的?就看康德走过她们门口那一分钟,每天都是准准的。她们用康德走过她 们房间的那一刻来调她们的钟表。康德是这样子一个人,很理性的。所以他说,一个有理性 的人当然就懂得爱邻居嘛,他一点都没有考虑到罪的问题的。他这种的伦理观,就是耶稣基督所讲的法利赛人的义,也恰恰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

你看今天,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大陆研究哲学的,伦理学的,他跑到西方要找一个所谓基督教伦理学的对口的时候呢,他总是找到康德。因为这两派都是靠人自己的理性和道德的力量,不是讲靠神的,绝对不是讲靠十字架的。所以康德说宗教是什么?宗教就是moral action,就是一种道德的义务的感觉,道德的命令的感觉。施莱马赫呢?康德既然把宇宙打破了,楼上的宗教真理是没有理性根据、没有科学根据的,施莱马赫就乖乖跟着康德的尾巴走。他说,宗教是什么?宗教只不过是一种敬虔的感觉,一种依靠的感觉。依靠什么?依靠宇宙里面有一种的无限的什么东西,the Infinite,他没有说无限的神。后来他说无限的就是神,也是宇宙,就是自然界而已,所以施莱马赫是一位泛神论者,施莱马赫是自由派神学的开山祖。再来一次。康德讲,宗教就是道德(完了)。施莱马赫讲,宗教就是感觉到我要依靠宇宙里面一个无限的什么东西,完全是主观的。施莱马赫这种的理想主义,唯心的基督教神学,恰恰就是浪漫时期的音乐、美术、文学的同辈,很浪漫的:宗教最重要不是讲客观,是讲主观;最重要不是讲启示,是讲人的主观的宗教经验。

好了,黑格尔呢,黑格尔说宗教是知识。什么知识呢?就是一个有限的精神知道他是无限的或者他是绝对的。反过来说,就是神圣精神认识到他自己,透过有限的精神来认识。讲得很玄:上帝可以透过人发现了自己。黑格尔的上帝下来透过人认识自己,正是马克思、毛 泽 东讲的辩证法的前一代——有了黑格尔才有了马克思辩证的。这样子,神不单单是宗教信 (P167) 仰的对象,神是宗教的主体,神自己在体现自己。有一位学者说,黑格尔的宗教就是神自己跟自己玩耍。 所以自从施莱马赫以来,宗教就变得是非常主观的;而在现代神学,就是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的神学,说宗教就是人寻找神,好像人不需要靠神的启示,也可以找到、发现到神; 神也不需要先来寻找人,人才能找到神的。不是的,宗教就是人自觉自愿地去找神,与神发生关系,而不是神决定来寻找人,这个就没有了。所以宗教的定义可以不需要讲到神,也可以的。大家可能都知道,国内现在大概有二三十间大学里面有宗教系,宗教系里面有基督教专业的。西方多年来有宗教思想系,有宗教系,这个不一定是神学院;有的是,是新派的神学院,有圣公会,卫理公会等等,所支持的,或者它根本就是在大学里面的一所宗教研究所。好,康德说,宗教是道德,施莱马赫说宗教是感觉,黑格尔说宗教就是神的自我的体现。 就是这样子的认识。后来到了黎敇尔的时候,宗教就是讲到价值,人知道自己有价值,人知道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

这里没有这首诗歌:在圣诞节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听女高音独唱 或诗班唱 O Holy Night(圣善夜)。圣善夜里有一句话,till he appeared,直到基督出现, and the soul felt his worth,人的灵魂感觉到他是多么的有价值。完全是跟圣经的思想是 180 度相反的。不是。耶稣基督出现是要我们看到,在我们的灵魂里面是多么没有价值,是多么的不配,要来到耶稣面前,才恢复到原有的价值。 所以,自由派的神学,在我们教会里的影响很广,也蛮深的。中国自从 1880 年代开始, 有基督教的大学;1895 年开始,有基督教的青年会,分别在天津还有福州等地方开始。到了 1916 年,北平附近的大学就合并成为燕京大学。燕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福州的东吴,广东的岭南,福建的协和,还有齐鲁等等,这些大学大部分的教授都是自由派的神学家或者基督徒。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宗教研究所的赵紫宸,天津大学教中文的吴雷川,岭南大学的谢福雅等等,很多很多。他们在1949 年之前所表达出来的,就是这些自由派的神学,就是康德、施莱马赫、黑格尔、黎敇尔,关于后来的巴特,他们还没有消化,因为巴特写很 庞大的教会教义学,是在 1940-60 年代。巴特第一本最重要的书是 1919 年出版,不容易消化。所以中国 1950 年之前的基督教大学或神学院的信仰,大部分是比较老的自由派的。

有一次,大概是 1979 年,一位老牧师带我去普林斯顿神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去探望丁光训,因为他那年跑来美国参加宗教与世界和平研究会议。他就问我们两位,你们相不相信耶稣是童贞女生的,神迹等等,我们说是的。我们就问他,你呢?他说,我是一个现代派(I am a modernist)。现代派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讲的现代神学,自由派神学。所以,丁光训用了一个很古老的词,1979 年还说自己是现代派的,是有点过时的。因为之后还有巴特,还有各种各样的派别。这是很有趣的,这就告诉我们,五四运动和以后的赵紫宸、吴雷川……这些,一直到 50、60、70 年代的丁光训等等,他们是属于早期的十九世纪到十九世纪末的自由派神学的影响的。所以我们研究这些是会给我们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好,刚才我们说过,总之,从康德之后,宗教就变成是主观的,而巴特就要把宗教弄成客观的。巴特说,你们这样搞说上帝是我们的父亲,耶稣是长兄,彼此相爱,有博爱,神的国度就降临人间,没有地狱等等,太离谱了,太过分了,这些是罪,你知道吗?你们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宗教就是最罪大恶极的,罪的彰显。骂的很厉害的,所以,像巴特、潘霍华、祈克果的书,我们读时迷人的美,读来头头是道,其实他里面的宗教观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正统的。不过,巴特毕竟是一位反对自由派神学的神学家。请听清楚,反对自由派并不等于说是我们基要派;不是所有反对自由派的神学家都是基要派的,巴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明天我们继续来讲巴特的宗教观。他是反对这些相信圣经只不过是人类宗教经验的分享。我还记得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要读很多,首先读世俗的北京的新青年杂志,从 1915 年到 1927 年,所有陈独秀所写的文章我都读过了。然后读燕京 大学赵紫宸写的 1919-1937 年的文章等等。在这些文章里面,就是生命季刊,生命月刊,然 (P168) 后有真理与生命。这些燕京大学所出版的杂志文章里,有一些基督教徒的见证。我们讲是见证,他们不用见证,而是用“宗教经验谈”,他们喜欢讲宗教经验谈。吴雷川就讲,他们礼拜五晚上在燕京大学的团契里面,就有这种的所谓见证,我的宗教经验这种的分享的。新派神学就看基督教是人类宗教经验的分享,圣经就是人类不同的宗教经验的分享。巴特说,不行,我们要回到神的话来听;神怎么讲,神怎么吩咐我们。不过巴特所讲的那个“神 的话”究竟是不是圣经本身,这是个很大很大的疑问。明天我们就要讲巴特的宗教观。

好,我们今天学到什么?神是无所不知的,祂特别认识祂自己;祂定意要启示,也的确启示了——在人间,在世界启示,使我们认识神。康德反过来,康德说,人在具体的科学跟理性可以接触到的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神的。再来一次,正统的基督教是神向人在世界里面启示,康德说,不可能。所以康德、施莱马赫、黑格尔、巴特等等都不承认神在人间做过启示。不过,请记得,基督若不复活,神若不在人间,在时间、空间,死、复活、行神迹的话,我们的信仰信心是完全虚妄的。但是如今基督却从死里复活了,所以我们一方面是基要派相信神的确来过,行过神迹,死而复活过;同时,我们要看到,耶稣基督的死跟复活对人类的哲学,人类的思想,人类的科学是当头棒喝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要知己知彼,所以我们要研究古代的教会怎么说,宗教改革怎么说,然后自从理性主义抬头,十八十九世纪之后, 西方世俗的思想怎么说。

好,我们祷告结束。求天父帮助我们,叫我们儆醒,同时坚守你自己的话。求主给我们爱心,懂得怎么去尊敬、怎么去聆听人们的声音,同时用真理来喂养他们。帮助我们,使我们的视野能够扩大,同时我们的信仰和对你的忠心,一年比一年更深,谢谢主,怜悯我们。奉耶稣基督的圣名求。阿们。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