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论_56 赎罪论的种种:教会历史巡礼(续)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弟兄_文字:XSS姐妹

基督的位格和工作第56讲。现在我们继续讲安瑟伦的满足说。前面说过,上帝因为得不到人的尊荣,人是欠债的,基督来,祂无罪的一生本身并不满足公义,但是祂做了一个祂不必做的事情,就是受难和死,这个祂没有义务去做,因此为上帝带来无限的尊荣。This was a work of supererogation on the part of Christ。那我解释一下这个字,supererogation,super就是超过了,天主教和佛教都有这个概念的。Supererogation是什么呢?就是剩余的,或者多余的好行为。因为他多余嘛,他剩下来的,所以他就有功德可以传给别人。那天主教的圣人,圣马利亚等等,很多圣人和佛教的菩萨,都有这种剩余的功德的概念。那这里,安瑟伦也有这种的概念,就是耶稣基督做了一些剩余的,祂不必要的,祂不需要的好行为,因此就理所当然就配得奖赏。既然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祂又没有什么所需要的,这个奖赏就传给罪人。什么奖赏呢?就是给罪人罪得赦免,和将来的蒙福的生活。就是那些愿意遵守律法上的诫命的而生活的人,就得到这个奖赏了。

在历史上,安瑟伦是第一位讲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救赎教义的。很多方面,这个教义是指向正确的方法。但是,伯克富说我们必须提出四方面的批判。

  1. 对赎罪的必须性不一致。It is not consistent in its representation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atonement.

第一,对赎罪的必须性不一致。什么叫不一致呢?眨眼看来,整个的安瑟伦的赎罪论,主张赎罪是必须的,但是并不是因为上帝的公义,并不是因为上帝不能容忍罪,不是。安瑟伦的救赎论是建立在上帝的尊荣,而因为人没有给祂尊重,所以需要补偿。所以,这种的祂的尊容说的损害这种的概念,这种的出发点,事实上是可以说是私人法律或者好像英国的法律(custom),你知道英国跟美国的法律不一样,英国的法律很多都是循着整个国家的先例,前面怎么做,习惯了就是这样子了。Private law,私人的法律。根据这种私人的法律,一个受到损害的人可以向对方要求任何他认为恰当的补偿。但是,安瑟伦,当他论说救赎的必须的时候,他整个的讲论是必须要从公共法律、国家法律的角度才站得住脚的。一方面他说上帝受到损害,那个是私人法律,但是后面又讲到耶稣基督有剩下的功劳可以传给那些遵守福音诫命的人,那个是按照一个正规国家的法律的。所以他用两种不同的概念,不一致,在救赎的必须性不一致。

  1. 并没有说明基督的受苦是受刑,是代罪。This theory really has no place for the idea that Christ by suffering endured the penalty of sin, and that His suffering was strictly vicarious.

二,第二个批判。没有说明基督的受苦是受刑、代罪。安瑟伦的理论对基督受苦是承担惩罚,祂的受苦是代罪的,对这些概念是没有地位的,在他的理论里面是没有地位的。耶稣基督的死只不过是向上帝带来尊荣,是一种超过必须要做的好行为,有功劳的好行为,来补偿其他人的缺欠。事实上这个就是罗马天主教的忏悔论,不过应用在基督的身上。就是补偿,就是圣徒的剩余功德,马利亚等等,可以补我们的不足。所以,假如天主教徒向圣人祷告的话,他就可以拜托圣人去求耶稣,也可以拿到圣人一些的功德。功德用来做什么的呢?就是将来死后去炼狱的时间可以缩短。有的赚的,缩短多少年。跟我们福音派的也差不了多少,我们是“你爱主的吗?就要做更多。”也可以算的嘛,在教会里面打几份工,做掌职、小组组长、洗盘碗、接送,最后在一些季节性的特会做筹备委员,等等,不是可以算得出吗?我们的功德也可以算的出的。除非我们真的是处于一种满足、感恩的心去服侍。

  1. 片面,不足够。救赎仅根据基督的死:尊荣上帝。

好,第三,反对或者批判安瑟伦的赎罪论是片面、不足够。这整个的架构是单面的,也是不足够的。因为他把整个救赎仅仅建立在基督的死上,而基督死是实质上对上帝的尊荣有所贡献。但是就排除了基督主动的顺服,作为贡献与祂的赎罪的大工。整个的要强调的重点是基督的死,所以对基督一生的公义对赎罪的重要性是一点都不公道,就是说没有提。

  1. 基督的功劳只是外表上转移。In Anselm’s representation there is merely an external transfer of the merits of Christ to man.

第四,基督的功劳只是外表上转移。安瑟伦的论说里,基督的功劳,就是转移给人的功劳只是外表的,没有提到基督为人所作的大工是如何传递给人的。就是说没有提到基督与信徒的奥秘的联合,没有提到信心是领受基督的义的方法或者是器皿。

因为整个的交换看起来好像是商业上的交换,因此不喜欢这种理论的人就称它做商业说。

好,这个是中世纪的安瑟伦的说法。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

  1. 道德影响力(熏陶)。The Moral Influence Theory.

C.第三,中世纪也有Abelard反对安瑟伦的说法。Abelard的说法,伯克富说,自从他那年代之后有很多支持者的,基本上的概念是一样的。不过,在不同的神学家,Young, Maurice, Bushnell, Stevens, David Smith,等等的手上,表达的可能有点不一样。基本的概念是这个:上帝的本性里并没有任何的原则是必须要罪人满足公义的要求的,没有的。所以基督的死不应该看作是用来赎罪的。基督的死只不过是展示上帝的爱,上帝与祂的有罪、被造者,就是人一同受苦,上帝在祂的受造的人,罪人里面受苦,上帝曾亲自承担他们的祸患和忧伤。这种的受苦,并不带来,并没有满足上帝的公义,乃是展示了上帝的爱,好教让人心软化,领他们悔改。基督的死向罪人保证(32页),上帝那一方没有任何的拦阻,拦阻祂赦免罪人的罪的。上帝不单单可以不需要满足公义就可以赦罪,上帝是非常的喜欢这样做。唯一的要求是罪人以忏悔的心来到祂的面前。听懂了哈?十字架的死是为了显明上帝的爱,上帝不必搞这套公义的满足的,祂也不喜欢搞。祂就喜欢赦免我们的罪,只要认罪悔改就好了。

下面有四方面的批判。

  1. 违背《圣经》;《圣经》并不教导基督的赎罪主要是显明上帝的爱。

第一,这个完全违背圣经清楚地教导。圣经清楚说,基督赎罪是必须的。主要不是因为要显明上帝的爱,而是要满足祂的公义。圣经说基督的受苦跟死是挽回祭,是惩罚。最后一点很重要,圣经也告诉我们,基督献上自己的大工对人的感动,改变人心,是无效的,直到人透过信心领受耶稣基督的公义,也就是除非有赎罪跟因信称义,不然的话,基督的大爱不感动人心。很重要的哈,不是随便的“神就是爱嘛”。基督赎罪,我们信靠祂,因信称义,领受基督的义,这样子基督的大工才真的会感动我们的心。

  1. 基督的爱必须从代罪救赎的角度理解。

第二个批判。毫无疑问的,基督的十字架当然就是上帝的爱的最高的显明。但是,这种上帝的爱的显明必须要从受刑、代罪赎罪的角度来看。就是说,基督的受苦和死是对罪人得救是绝对必须的。但是,根据Abelard的这种的说法,这种道德影响,感动论,基督的受苦跟死只不过是感动人(making an impression on man),而上帝可以用各种方法感动人。因此,基督的死不是必须的。既然是不必的,伯克富说,那上帝这样子来显明祂的爱,岂不是非常残酷吗,就是一个矛盾了。你看,基督的受苦跟死是上帝爱的显明,只是因为基督的死是唯一的道路,拯救罪人才对,而不是只是显明神的爱,不然的话,上帝不是很残酷?又不需要受这么大的苦,为什么跑去搞这一套呢?就是因为要受刑代替嘛。

  1. 这理论主张:救赎不是客观的,不是真正的赎罪。

第三,第三点的批判。这个理论就让赎罪论不客观了。因此就根本不是赎罪论,只不过是一个单面的不完整的神人和好论。其实连那个都不是,因为人主观的与神和好,是必须要有客观的神人和好的根据才有可能的。神与人和好,神挪去祂的愤怒,这样子人才可能经历到、感觉到与神和好。所以,这种道德影响说把上帝如何救人的方法,和人如何经验到被拯救,两者混为一谈了。这种的理论就把救赎说成是救赎在信徒生命中的影响。就是当信徒与基督联合的时候所带来的后果。

那我们福音派有的时候也这样做的。我们唱很多什么喜乐平安,耶稣进到我的心里面,很多喜乐平安,等等。你不讲明这个前面那个赎罪,你后面那些哇啦哇啦唱喜乐平安,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赞美是没有意义的。赞美之泉流到我的心里面,不是,要流到上帝的宝座前。唯有在上帝的宝座面前,祂的公义满足了,那我们就充满了感恩的心,敬拜赞美,被祂的爱所感动,等等。

  1. 根据自己的理论不攻而破。

第四,最后的批判。Abelard的这种感动说,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就不攻而破。毫无疑问的,这个必须的受苦,就是假如受苦是必须的,为了拯救的目的是必须的,没有别的方法,只能够走十字架的道路,那个当然是很感动人的。但是,假如一种甘心情愿的受苦是完全不是需要的,就不一样了。岂不是多余的吗?基督的良心也不会欣赏这种的不必的受苦的。

  1. 好榜样。The Example Theory.

好,第四,D.苏西尼派的好榜样的说法。苏西尼派是不承认三位一体的,是在16世纪与宗教改革领袖是同代,他们是反对宗教改革,就是反对马丁路德跟加尔文等等的。他们反对基督为人类的罪作出代罪的救赎的。好,我们来看苏西尼派是怎么说的。他们最基本的原则是,在上帝里面没有一种要要求补偿的公义,或者是报复的公义。绝对要要求有罪必须要惩罚,没有的。上帝的公义并不拦阻祂去赦免祂的旨意里面要赦免的人,不必要求公义的满足。上帝的公义,再说,祂要赦免谁就可以赦免谁,因为祂是上帝。所以,基督的死并没有为罪带来赎罪,也没有感动父神去赦免罪。基督拯救人是怎么拯救的呢?是向人显明信心和顺服的道路。信心和顺服就是永生之道。怎么显明的?哦,基督给人好榜样,在他的生,他的死,他都是真实的顺服。好榜样,启迪他们也走这条信心顺服的路。这种的观点,事实上让基督的死和罪人的得救之间是没有直接关联的。但是,他们又说基督的死是为人赎罪(expiate)。为什么呢?因为基督,他祂既然顺服以至于死,他就得到一个赏赐。什么赏赐呢?他得到能力去把永生赐给那些信他的人。

这里面讲到基督是好榜样,就让我想起基督教青年会玩YMCA在1900年代到1910年代,1900到1920是青年会在中国的会员激增的、剧增的一个时代,而吴雷川,就是燕京大学的中文教授,1936年发表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一本的书。那他是翰灵学者,但是他1898年,百日革新失败了嘛,所以他没有官可以做,回到家里供奉父母亲,结果在1915年受洗。他是参加北京青年会的所谓布道会(Gospel Rally),而成为基督徒,在圣公会受洗的。那他也写他的见证,当时这种自由派的信徒写见证不叫见证,叫做我的宗教经验。那这个在燕京大学所出版的《真理与生命》跟《真理周刊》跟《生命》月刊,里面有很多篇我的宗教经验的。那吴雷川就说,他成为基督徒就是因为艾迪(Sherwood Eddy),还有穆德先生(Mott),这些都是青年会的世界级的讲员,美国人。因为这个Eddy跟穆德到中国开布道会。怎么开的呢?自由派也开布道会的,讲耶稣基督崇高的人格,要感染我们的心,你要跟从他吗?吴雷川就说,他被耶稣基督的人格所感动,就受洗加入圣公会做基督徒了。

这个跟今天美国,以前称为白宫祷告早餐会,现在称为全国祷告早餐会的发起人所讲的有一点类似,就是我们都是奉耶稣的名聚集的。就是不说明十字架,不说明赎罪的。所以这种的好榜样的理论,就是比较典型的早期的自由派。那自由派和后来的解放神学的分别在哪里呢?自由派是对资本主义很乐观的,对人性很乐观的。解放神学是对资本主义很悲观的,对人性很悲观的,就有带来马克思主义的那种的色彩,中间有新正统,巴特的神学。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