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导论》第十四讲 第十六、十七课 《圣经的默示与无误》

——主曾晓谕:圣经无误 第三章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_文字:凝香百合

主求你就按照你自己的应许与我们同在,赐福给我们的学习,鼓励我们,与我们同在,奉耶稣基督得胜名求,阿们!

现在我们来到我们讲义的十六、十七课《圣经的默示与无误》,我们用的材料是来自《主曾晓谕:无误圣经》增订版的第23页第三章。这一章是《圣经新词典》(New Bible Dictionary.)里面巴刻(J.I.Packer)写的“Inspiration”《圣经的默示》这篇的文章,中文呢是来自天道和中国神学研究院出版的《圣经新词典》。可是这份的中文《圣经新词典》是从英文的第二版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new Bible dictionary翻译过来的。Inter-Varsity Press和台湾的校园出版社都是一样的。自从80年代以来,他们的信仰都在摇动,所以每一次的修改new Bible dictionary、new bible commentary就更加的自由派。所以呢我就把中文的原稿,再去找英文的第一版的new Bible dictionary 1962年的版本,把中文的按照第一版本修改,让它那个整个的语气比较强一点,比较保守一点,比较合乎Packer原来的意思。

第三章 默示:圣经默示之真义

英文inspiration这个字inspir,“in”是进嘛,对不对?所以这个字本身是“呼进去”的意思,这个名字是来自拉丁文,是英文《圣经》对《提摩太后书》三章16节theopneustos这个字的翻译的。比方说King James Version1611年的钦定版King James Version是这样翻的:圣经都是神所“inspired”(呼进的)而赐下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而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是美国的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NCC)1952年出版的,是这样翻的:《圣经》都是由神的呼进。也就是默示(inspired)。这里并没有就是RSV并没有改善King James Version的翻译法,因为theopneustos其实是指神的呼出breathe out,而不是breathe in,不是吸进去,是呼出来的意思。首先这个字theopneustos是指呼出去,而不是吸进去。

下面我们还要解释究竟谁呼吸谁,什么呼吸什么。我先把这结论告诉各位好了,是神把《圣经》呼出来,而不是《圣经》把神呼出来。在19世纪Ewald and Cremer说,这个形容词有主动的含义,好像呼出圣灵(Breathing the Spirit),把圣灵呼出来,而巴特(Karl Barth)又好像同意这种的看法。所以按照巴特的注释,这个字不单单是指由圣灵所赐,由圣灵所充满,由圣灵所管理;也是指把神的灵主动地呼出来,到处扩展与公布的意思(Church Dogmatics,卷一(2),英译本,1956,页504)。所以有巴特派的说“inspire”这个字,就是把神的灵主动地呼出来的意思。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但是Benjamin.B.Warfield(B. B. Warfield),先介绍一下,B. B. Warfield是继承贺治(Charles Hodge)在普林斯顿神学院的系统神学教授。大概19世纪最后那几年到1920年代,他也有一篇 inspiration默示的。我想将来我们假如有机会《无误圣经》再来第三版的时候,我们应该把Warfield那篇文章也放在这本书里面。你把它翻成中文,因为呢Warfield比巴刻就更加的经典。好,B. B. Warfield在1900年已经很清楚地说这个字只可能有被动的意思,就是说《圣经》都是被神呼出来的all scripture is God breathe out所以《圣经》是被呼出来的。the Bible was something that was being breathe out,而不是the Bible《圣经》本身在呼出什么。“默示”这个字是被动的,《圣经》是站在一个被动的立场,是被神呼出来的。这观念不是说神藉着《圣经》来呼吸,不是说《圣经》把神呼出来,而是说神已经把《圣经》呼出来。保罗这个话的意思,不是说《圣经》给人灵感,不是。虽然这个是真的,不是说上帝给人一些inspiration把《圣经》写下来,不是的。乃是说《圣经》神的产品 product of God。我们必须按这个理解来处理《圣经》,来尊重《圣经》的。

在旧约《圣经》神的呼吸或者神的灵是ruah,是指神能力的主动伸展。不论是在神的创造,或者是神掌管宇宙,或者神启示先知,或者藉着先知发出启示,或者是审判;而按照新约《圣经》的启示呢,这个神的呼吸pneuma就是三位一体神的第三个位格,就是圣灵,“灵”这个字就是pneuma,“灵”这个字在希腊文是呼吸的意思。神的呼吸,也就是说圣灵产生《圣经》,圣灵把《圣经》呼出来,就成为传达属灵悟性的媒介。《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英文是all scripture,希腊文是pasa graphe,all scripture is God breathe out全部的《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pasa graphe是整本《圣经》或者每一段经文。也不论我们是从King James Version或者是Revised Standard Version(1881年)来翻译这个句子,Revised Version是说凡是神所默示的《圣经都有益处All scriptures that it got raced is profitable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这也是有可能的翻译法。无论如何,保罗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他肯定说凡是属于《圣经》的这些的书卷,在神所作的,神所写的书里面,是占一席位的,因为都是由神呼出的。所以对我们的信仰和生活的指引都是有益的。

根据保罗这节的经文,英文世界的神学家常常采用inspiration灵感(默示)这个字,去表达《圣经》拥有神的根源或者神的本质这个观念。就是《圣经》是从神而来的,《圣经》是神的话,所以《圣经》有神的属性或者本质。John Frame会这样说,假如好像范泰尔说the absolute distinction between creator and creature,假如我们说创造主和被造者之间有着绝对的区分,有一条黑线分开神和宇宙的话,那《圣经》是这条线的上面和偏上面一点点的the bible is on that line and a little bit above it.是有神的这个特性的。在主动方面,这个名词就表达了神呼出《圣经》而产生《圣经》,被动呢就说《圣经》本身是拥有默示的这个特质,《圣经》是拥有这个被神呼出来的这个特质的。这个字同时来泛指神的影响,因为这个影响,接受神启示的人、人间媒体(就是媒介),就是先知、世人哪,就是摩西、大卫、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等等,他们不但宣讲神的话,他们把神的话写下来。简单地说,写下来的66卷就是神的话。默示就这个意思。

  1. 《圣经》受神默示的概念

根据《提摩太后书》第三章第16节,神所默示的就是《圣经》这本书。神所默示的工作并不仅仅是神默示《圣经》的作者们,好像神要把所要讲的概念告诉他们之后呢,就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表达出来。神不单单是默示了马太、马可、路加、约翰,而是“默示”这个字是指成文的作品It terminates in the written product.就说《圣经》这本书是神所默示的,不仅仅是《圣经》的作者是神所默示,这本书,这66卷书是神所默示的。由神呼出来的乃是graphai《圣经》Written scripture写成的经文。这里主要的概念就是说,所有《圣经》和先知的讲道,不论是口传的或者写下来的讲章,都有同样的特色。所有《圣经》的预言的根源都由神而来的,也就是说《圣经》不单单是人的话、人的思想、计划和艺术的成果,《圣经》不单单是诗人写的诗,摩西写的律法、历史等等,《圣经》同时是神的话,神藉着人的口讲出,或者藉着人的笔写下来的。换言之,《圣经》有双重的作者,人只不过是一个次要的作者,主要的作者就是三一真神的圣灵,就是祂的主动,祂的督促和光照,又在祂的指导之下,每一个作者做他份内的工作的。

神对先知的启示,主要是透过话语。不错,启示常常会有异象、梦等等这个层次,但就算是在异象中的启示,也是话语上的启示。这里巴刻引用了跟Karl Barth同样是新正统的神学家Emil Brunner的话。你说巴刻为什么会引用新正统神学家的话呢?这个是欧洲跟英国做神学学问的常规,好像写神学书总要引用一些伟人的话语一样。Anyway,Brunner说:先知自称所传讲的话,是他们直接从神领受的,并受神托付按他们所领受的复述出来,再讲一遍出来啊。这个没有错。在这里,我们也许可以找到最贴切的比较,得以说明逐字灵感说(“逐字灵感”这个理论,这个说法的意思)。这个说法一点都不错,只是我们所找到不单单是这个理论的一个的类比,也是它的范例。所以巴刻在这里也是把Brunner的话再讲得强一点。另外,理论这个词也不恰当,所以巴刻在这里批判Brunner,因为所说的乃是《圣经》本身的教义。就是说《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圣经》本身所教导的,不只一个Verbal inspiration 这个理论,因为今天太多神学院的教授不相信《圣经》无误,就算他们口头上现在说:我信圣经无误。但是再等十分钟之后,他说那是因为福音派的群体都接受《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所以我也接受。所以就等于他没有接受。因为太多的神学院的系统神学教授不接受圣经无误,所以就把圣经无误说的“圣经无误论”或者“逐字默示”论the doctrine of the theory up verbal inspiration。巴刻在这里说呢,不仅是个理论,这个是《圣经》本身的教导,《圣经》的默示和先知默示有同样的神学定义。就是正如先知们,特别旧约的先知们从神领受话语,然后说Thus saith the Lord,“耶和华如此说”。同样地,圣经就是Thus saith the Lord,圣经就是“耶和华如此说”所说的话。默示是指整个默示的过程(这个正如先知的默示一样,无疑具有多种心理的形态),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每一次神默示人写《圣经》是怎么一回事,总会有它人里面一个过程;神为了向他子民传递救恩知识,透过这个过程来感动那些被祂拣选和准备的人,使他们准确地写出祂要写下的东西,神拣选这些人。我在这里顺便提一提,神不单单是掌管一切,好叫写下来的每一个字,就是祂自己的话。比方说大卫写“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难道圣灵说,大卫写,写第一个字“耶”Ya,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华”,是我的牧者。难道大卫写诗,圣灵也是这样子一个字一个字默示给他的吗?我们不用操心这个问题,因为大卫从在他母腹中就被神拣选,所以大卫从没有出生到他一生所有的经验、遭遇,他本来是做牧羊人的这个职业,他的文笔风格writing style都在圣灵的掌管之下,所以当然写下来的每一个字都是神的话。所以我们不必一定要说神是用一个很机械的方法Mechanical inspiration,把《圣经》每一个字,就是《圣经》每一卷书,每一个字都是Mechanically,都是神在他们的脑袋里说“写……是-我-的-牧-者”这样子,不一定。但是整个人都是在圣灵的掌管之下,所以inspiration是指这本书,但是它背后圣灵的工作是从这些人还没有出生,在母腹中神就掌管一切的。所以我们对默示的那个观念呢应该比逐字Mechanical的默示要更强才对。Our view of intervention is stronger than mechanical integration。当然有些地方的确是Mechanical inspiration,的确是神说写这些字下来,有些我们读到的,那个作者自己说:神说你把这些字写下来。就是比较机械性的。

(第26页)因此《圣经》的默示本质上是话语的默示(visual inspiration),因为神所呼出的《圣经》是由神所赐的话所组成的,God told the word神告诉我们的是一些话。

因此,默示的《圣经》是成文的启示的that inspired bible is written revelation正如先知的讲道是口头的启示The prophet speaking is oral revelation。《圣经》有关神在救赎历史中显示祂自己的记载,不单单是人对启示的见证。这个是巴特派的说法。《圣经》里面记载了神启示祂自己,《圣经》这样说,不仅仅是人在做见证,不单单是人对神的启示作见证,那个很多时候固然是;《圣经》本身就是神的启示。这点是新正统派不喜欢讲的,是不愿意讲的。我再说一次,新正统的神学家说《圣经》是神的启示的见证,神的启示的记录;但是不是神的启示本身,或者不是神的话本身。所以我们今天的保守派很爽地开口就说《圣经》是神的话,他们的后面就做了一些手脚,所以不是。圣经是神的话的见证,《圣经》是神的话的记录。那我们要不断地提倡《圣经》是神的话,《圣经》就是神的话。这两天我收到一些的email,现在知道这个《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就是我们这本书里面的宣言又有第二个版本的翻译本了,有张麟至牧师博士翻译的,他也有份修改这份的。我们计划呢组织一个很简单的委员会,呼吁很多的牧师,华文的牧师,签这份华文的《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张麟至牧师说我们强调《圣经》全部是神所默示的linear inspiration,在这个时代太重要了。

好,我们继续讲26页。《圣经》有关神在救赎历史上显示自己这些的记载,本身就是神的启示,《圣经》的默示在启示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可以没有这一步的,因为在《圣经》里神告诉教会,就是告诉所有的基督徒祂在历史上的救赎工作,并且对这个救赎在祂永恒计划中所占的地位作出权威性的解释。就是神所做的,现在神亲自地权威性地来解释祂做了什么,祂所做的是什么意思?特别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死跟复活。但是不仅仅基督耶稣道成肉身、死跟复活,从《创世记》第三章一直到《启示录》所记载的,神自己来解释这些祂大能的作为的意义。祂解释,既然是祂所解释的,所以是权威性的解释Authoritative interpretation。“耶和华如此说”这句话可以很恰当地放在每一卷圣经的前头,《创世记》、《出埃及记》,一直到《启示录》,每一卷你可以在上面写Thus saith the Lord“耶和华如此说”。就如在《圣经》所在先知个别的信息前面一样,就好像当先知书里面讲先知怎么说的时候,先知会说“耶和华如此说”,每一卷《圣经》都是“耶和华如此说”。所以默示确保《圣经》所声明的一切事的真实性,正如先知的默示保证他们描绘神心意的真确性。先知有神所默示,所以他们讲出来的话都是神的话。同样地,《圣经》的作者都有神的默示,因此《圣经》里面所讲的一切都是真的,也就是说都是没有错误的。这里所说的真确性是指人的话和神的心意是相符的,无论在事实或者意义的范围内。这篇文章是1962年之前就写了,是远远早过《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但是这里已经暗示了这个后来要讲“无误”这个意思。他说圣经是真的The Bible is true是指事实,《圣经》所讲的事实都是真的而且有意义。所以不单单是意义,也包括事实,不单单是救赎的真理,也包括圣经记载的创造、洪水,很多的神迹等等。作为从神而来的真理,《圣经》的教训就好像先知的圣言,神透过先知的晓谕那样子都带有神的权柄的。

好,我们再温习一下。这段所讲的“inspire”这个字,有一点unfortunate,因为这个字是指“呼进去”的意思。假如用The God breathe out就好一点,所以inspire这个字是有问题的。但是原文不是用这个字,原文是theopneustos,God breathe由神呼出的。我再说不是《圣经》把神呼出来,是神把《圣经》呼出来。这个“呼出”是指这本写下来的书是被呼出来的,是由神呼出来的,写下来的这66卷书都是神自己的话。这个是《圣经》默示的意思。我们昨天晚上、前几课都讲了很多圣经的属性,圣经的必须性、权威性、清晰性跟全备性,现在我们来讲这个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圣经是神的话,是神亲自写下来的,所以有从神而来的一些的特质,是别的书没有的。所以很不幸地有一些书讲到语言学与如何解释《圣经》这些的书,当代的学者,无论是华文的,或者是英文的,不论是东南亚的学者,或者香港、台湾或者美国人的,他们都有一个明文讲的,或者是暗示,现在我们解释《圣经》就应当与解释任何一本人所写的书一样,那这个就等于对《圣经》的默示打了一个折扣,在方法上打了一个折扣。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