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导论》第十五讲

第十六、十七课 《圣经的默示与无误》

——主曾晓谕:圣经无误 第三章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弟兄_文字:凝香百合

现在我们继续来讲《无误圣经》这本书,《巴刻的默示》这篇的文章,也就是《圣经新词典》里面巴刻的这篇“inspiration”默示这篇的文章。

正典(canon),我们在讲第二大段《圣经》的陈述。

(接上一讲)Ⅱ.圣经的陈述

就是《圣经》怎么样讲默示的,一份好的《圣经词典》的文章,前面做了一个解释,解释这个字英文翻译的历史呢,现在来讲原文的《圣经》是怎么样表达“默示”的这个意思的,之后,最后才来神学的声明(这个是在第30页)。

好了,我们来看正典(canon)就是整本《圣经》,都是从神而来的。canon这个概念就是某一些的文献或者文献集对神的启示做出永久性权威的记载。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摩西在旷野写下神的律法那件事情。就是如说摩西在旷野里面,不单单是在西奈山上领受了十诫,然后还有神吩咐他写很多的律法的。神说写什么,摩西就写什么。新约和旧约的作者们都毫无疑问地,毫不置疑地相信圣经所陈述的话,不论是历史性的,不论是神单单要人写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或者神学性的,就是神在教导什么真理,都是真实的,都是神的话,因此具有神话语的权威。我再说啊,就是当时这些的作者们都意识到他们写下来的话,不论是历史性的,或者是教义性的,都是从神而来的。正典的数目虽有增加,然而“正典性”这概念背后的默示观,从开始就已经是全备的,而且在整本《圣经》中历久不变。按《圣经》所显示的这个默示就包括两个信念。

好了,这里就开始讲《圣经》里面怎么看默示的。第一点《圣经》的话就是神自己的话;第二点(从28页)在产生《圣经》的过程中,人的责任只是传递他所领受的。我们来看

1、《圣经》的话就是神自己讲的话。旧约的经文认为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话,不论是他们口讲的,或者写下来的,成文的,都是神自己的话语。这里有很多的经文,我们要自己去参考。新约作者认为整本旧约《圣经》就是神的圣言(罗3:2),有先知圣言的特色,圣言是oracles of God,是圣灵的感动和教导人写成的。当耶稣基督和祂的使徒引用旧约经文的时候,不单单说这是摩西所讲的,大卫所讲的,以赛亚所讲的,也说这就是神藉着这些人所说的话。有的时候更简单地说,就是圣灵说的或者就是神说的。再者旧约的表达,按照上下文来看不是神直接说的,也会被新约作者引用说这个是神说的。这里有一些的例子,我来举一个这里没有的例子:(加3:8)我们一起来读“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圣经》看到,所以《圣经》就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这里很简单,意思就是说《圣经》说神传福音给亚伯拉罕,或者《圣经》说圣灵传福音给亚伯拉罕。那这里就说《圣经》传福音给亚伯拉罕,所以《圣经》说,圣灵说,神说,都是同义词。在保罗的心目中,在《希伯来书》的作者等等,都有这种的表达方式。我们来看《希伯来书》很多这种情况的。(来3:7)“圣灵有话说”,是吗?!(来3:15)“经上说……”,“经上”这两个字本来没有的,就是written被写下来,是这样说的。第四章第3节,“正如神所说”,第四章第4节“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written”第5节“又有一次说”,第7节“如以上所引的说”。所以神说,圣灵说,大卫说,经上说,《圣经》有的时候用一种的表达方式,有的时候说“神说”,有的时候大卫说,或者经上说;《新约圣经》的作者很明显地相信《圣经》都是神所写的,所以说《圣经》说跟神说是同一码事。…《加拉太书》说圣经传福音给亚伯拉罕(加3:8),这个是最清楚的一个的例子。

(好,我们回到第27节最后的两行)同样,保罗提到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和对法老的恐吓,两番话都早在圣经记载还没有写下来之前便已经讲出,保罗却声明这是《圣经》对这两个人所说的话(加3:8这里看我找了一点,然后呢罗9:17),可见他如何把《圣经》的陈述就相等于就是神的话。

2、在产生《圣经》的过程中,人的责任只是传递他所领受的。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在外在的形式这方面呢人间作者显然对《圣经》的形成是大有贡献的,包括历史上的考究,最明显的就是《路加福音》跟《使徒行传》,路加自己说的,他做了很多的研究;神学上的默想-《诗篇》等等,语言的题材等等。每一卷《圣经》在某一方面来说,是它的作者的文学创作;但是从神学观点来说,在内容方面,《圣经》认为人间作者没有什么贡献,《圣经》完全是神的杰作。是人写下来的,但是追究到最后,都是神所写下来的话。这个信念是根源于《圣经》信仰的创始者的自我意识,就是说这些写《圣经》的人,他们全部宣称他们所说的或者所写的,是名符其实的神的话,不是他们自己的话。先知(包括摩西在内)声称他们是说出耶和华的话,在以色列人面前展示了耶和华向他们显明的信息的。那撒勒人耶稣宣称祂口中的话,乃是祂父神赐给祂的,使徒以基督的名义教导和发布命令,等于宣称拥有耶稣基督的权柄和批准,他们又声言所讲的事情,所说的话,都是神的灵所教导的。这些的说法简直就宣称了是有神的默示。由于他们做的这些宣称以先知和使徒的著作全然是神的话,正如神的指头所写出来的两块法版都是神的话一样,这个就自然地成了《圣经》的信仰一部分。这个是《圣经》本身所教导的。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基督和使徒们经常诉诸旧约的权威,明显地见证了《圣经》有神默示这个事实,他们的做法等于把犹太人的《圣经》列为基督教的经典。

旧约整套著作都有先知为基督所作的见证的,旧约都在为耶稣基督作见证,而且按照神的心意特别为教导基督的信徒而设的。旧约是为着基督徒写下来的。事实上整本《希伯来书》的主要重点都是以旧约的经文为根据。耶稣基督坚持说旧约的话是不能废去的,耶稣告诉犹太人祂来不是要废去律法和先知,就是不要费去,祂来不是要废去旧约《圣经》。他们若认为耶稣要这样做就搞错了,耶稣来了要做的刚好是相反,要藉着成全律法和先知,来见证律法先知,就是整本旧约《圣经》都有神的权威。我再说一次,耶稣基督祂来要成全,要应验,成全旧约《圣经》,这样子刚好就是耶稣基督要见证整本旧约都是神的话。律法是存到永远的,就是因为律法是神的话。预言,特别是关于耶稣基督的预言必须应验,为什么?因为预言是神的话。对基督和祂的使徒们来说,引用旧约《圣经》总是平息议论的最后的方法,包括耶稣怎么面对魔鬼的试探(太4:4、7、10)。

新约作者自由地引用旧约,按照自己的目的随意在七十士译本,还有《他而根》(targums)之中做出选择,甚至乎临时自己翻译希伯来文,有学者因此认为他们不相信原文字眼是有神所默示的。然而新约作者所关心的不是字句本身,而是字句的真义;现代的研究显示了这些的引用兼有解释和应用。简单地说,圣灵默示保罗、希伯来书的作者等等,有点异议paraphrase,Translate and interpret翻译和解释旧约《圣经》,他们可以这样做,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他们可以一面翻译一面解释,因为这个是当时写作的方法,而这种引用旧约的方法在犹太人当中是十分普遍的。这个不等于说《圣经》是有错的,他们当时就是一面翻译一面解释。新约作者们希望藉着所引用的形式,指出经文真正的意义和应用。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他们似乎严谨地应用有关基督和教会与旧约关系的正确的神学原则,藉着这个来突显经文的意思。所以他们在那里是在要挑明,要强调旧约《圣经》就是在讲耶稣基督,就是在讲新约的信徒的。

好了,下面最后有一些神学的声明

前面我们讲了这么多,从摩西把律法写下来,到耶稣基督如何应用,相信旧约,新约中怎么应用旧约。现在来些的结论,所以你看这个好的系统神学是建立在《圣经》研究的基础上的,所以这本《圣经新词典》又是圣经词典,又是一本神学词典。

III. 神学的声明

1、inspiration,theopneustos默示所指的不是机械化的默示,或者不由自主地书写,或者牵涉中止作者思维的任何程序。就是说《圣经》的作者并没有停止用他们的大脑的,这类的默示观念,可能在《他勒目》(talmud)、斐罗(Philo是一位受到希腊哲学影响的犹太教徒),或者教父们,很多教父们是第二、第三世纪就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徒,在他们的著作中可以找到这种机械化的默示观念;但是按照巴刻说在《圣经》是找不到的。《圣经》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从神所领受的指示和管制,并不是一般物质上或者心理上的力量,祂并没有削弱他们写作的自由自发性和创造性,反而在这些方面有所提升。

他的结论我是同意的,但是有的时候神的确是用机械默述的这种方法。

2、默示中没有抹杀执笔人的个性、风格、观点、文化背景,但是这个并不表示神管理他们管得不完全,不是。也不表示他们把神托付要传递的信息写下的时候,必然地把真理扭曲了,不是的。不是神管的不完全,也不是他们扭曲真理。但是他们有他们的风格,有他们心理的因素,都在圣灵的掌管之下的。华尔菲德(B. B. Warfield)曾经很温和地取笑这种的说法。就说取笑那些人说假如《圣经》作者用了他们的风格、文笔的话,就不是完全默示咯。B. B. Warfield这样说,他说这个看法假如正确的话,当神希望保罗的书信写成书的时候,祂必得来到地上苦苦地检视祂在地上所看见的人,满心焦虑地寻找一个大体上最可能达成祂心意的人,然后强暴地把自己希望藉着他表达出来的资料强加在他的身上,不理他本身的倾向,又尽量避免他强顽的特征冒出来,以致资料有所损失。事实上事情完全不是这样发生的。倘若神希望赐给他们的子民,好像保罗书信这样子系统的这一系列的信件的话,祂就准备了一个保罗这个人,把它写出来,而祂唯一这个责任的保罗,也是一个会自发地写出这些书信的保罗。这个人是神预备的,不是说,神说“你不要用你的感情,不要用你的文笔”,不,刚好是神准备这个人就有这些的感触,就有这些的风格的。这段话应该是来自B. B. Warfield那篇inspiration这篇文章,总之,收在The Inspiration and Authority of the Bible这本书。今天这本书还没有绝版,P&R还在出版这本书。

3、默示这个特质只是属于受默示的作者所写出来的原文,传递原文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就是传递、抄写、翻译这个错误就称不上默示的。默示只是指原文,同样地《圣经》无误也只是指这个原稿,因此承认《圣经》的默示更加显出需要精细的经文鉴别学(Textual Criticism)。

什么叫做经文鉴别学?在宗教改革时期,也就是文艺复兴的后期,大概1500年,今天我们假如跑完欧洲、英国、美国的博物馆,所有《圣经》原文的抄本,有的是一小小块的。比方说我当时在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州大学读书,我们的大学博物馆有一片这么小的一块《新约圣经》希腊文,小小一块,应该是《马可福音》,忘了是马太、马可了,前面那段的。不过这些新派的经文辨别家说这个是主后45到50年的,很早很早的。很少有自由派承认这块东西这么老的。Anyway,假如今天我们走遍全世界的博物馆,你大概可以找到2000份新约《圣经》或者那些的片段。这些的片段在1500年,大概80%都已经找到的了,很长时间失传了,后来经过阿拉伯的回教徒的商人把它们带到西班牙、葡萄牙,慢慢再传到欧洲不同的大学等等,所以后来到文艺复兴的时候,又找到这么多的抄本。经文辨别学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的抄本分类,专家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family,不同的一系列一系列的抄本。这种的工作是需要做的,好藉着辨别的功夫排除一些的错误,而且确定原来的正文的。

4、《圣经》著作的灵感(就是默示),不应该等同于伟大文学作品的灵感(这个就是士莱马赫跟自由派神学的观点),就算《圣经》的著作事实上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个是常有的情况,也不能说灵感=默示,圣灵的默示就等于说是作者的灵感。《圣经》的默示观所着眼的不是这个作品的文学水准,而是它作为神的书写的启示这个特性。

所以《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指《圣经》本身就是神的话的意思。

好,刚才我们读到的这篇默示的文章,你可以看到一个有神学修养的、保守的相信《圣经》的学者,一方面要做《圣经》的字义研究(word study);第二需要把《圣经》所讲的归纳成为几条的教义;第三又同时要面对自由派、新正统派他们错误的观念,所以是要知己知彼的。我们很多时候会想:哎呀,我只要知道《圣经》怎么说,就好了,别的就不管了。很不幸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说我们喜欢,只要知道《圣经》怎么讲就好了,因为我们今天活在一个已经有了至少至少200年的新派的不信《圣经》权威的神学,有这200年来这些思潮影响着我们正统的真正相信《圣经》的,影响着我们的信仰,影响着我们的教会。所以一方面我们正视《圣经》所讲的系统神学,同时我们在系统神学或者《圣经》研究的课程里面,同时再重拾护教,要批判那些不符合圣经的观点。正面、反面都要做到,就正如我们在读本里面介绍了傅兰姆的著作The Doctrine of the knowledge of God我们讲了神是在约里面作主,那个主权的三个角度,但是同时我们也介绍John Frame所写的Apologetics to the Glory of God《卫道学概论》这本书,神学跟护教是相辅相成的。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