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导论》第十八讲 《现代神学论评》(简河培)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_文字:凝香百合

刚才我们讲到康德了,从希腊讲到中古,讲到康德,这三种的世界观,都是因为人的自主而建立起来的。我的老老师范泰尔就不太喜欢我的小老师简河培这样讲,因为简河培这样讲是比较像Francis Schaeffer的讲法,所以我在我的小老师简河培的的文字中多加了一些材料,就是因为人的自主,我的老师简河培说是让步,我们说简直是背叛,简直是抽象。希腊的哲学是抽象的,因为它不要圣经的上帝,所以搞出一个最高最高的纯存有或者是理念世界,是认识不到的。中古时期呢把宇宙分成“自然”跟“恩典”,“恩典”也不是我们所讲的这个耶稣基督的救恩,所以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是不可能有得救的确据的;这个“恩典”只不过是在这个人的自主的自然界以外的一个又好像完全摸不到的东西。

好了,现在来到康德。康德之前有150年的理性主义和实验主义(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理性主义说我的理性就是一切真理的裁判官;实验主义说我的科学研究(perception conception)、五官的观察是一切真理的来源。康德说你们两个都错了,因为你们都在找真理的来源,真理的来源是找不到的。让我现在告诉你们应该找什么:应该问我的思想是怎么运作的?我是怎么样知道东西的?答案是perception conception,先对外界有一些的印象;所以实验主义你们对了一半,这个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之后人会整理这些的观念,所以理性主义者你们也对了一半,这是第二步。“但是我们在做的”康德说“不是在建立一个人类知识的根据(Th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不是,只不过是在形容人是如何知道的。”既然是如此的理性和科学,你们两种的,就是科学家跟哲学家,都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相the thing and the thing in itself。哲学、逻辑和科学都找不到事物的真相,只不过找到事物的外表。这个叫现象界,这叫做此岸。真理呢?真理在真理界,在彼岸(noumenal realm)。在真理或者宗教伦理这个范围里面,哲学的逻辑和科学是不管用的,does not apply ,reason and science don’t apply.只用一个就是Practical reason实际的理性。也就是说“爱”,所以全人类都知道社会需要和谐,所以爱邻居是最好的。所以当中国的儒家和新儒家知识分子要去西方哲学去找一个伦理学的对口的时候partner in conversation,的时候呢他们总会找到康德的,康德所讲这个“至善”,就是“爱” (3:18?)就是在彼岸的那个游戏规则,就跟儒家讲的仁义道德是一样的,也就是跟耶稣所讲的法利赛人的“义”是一样的。法利赛人的义跟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跟康德讲的绝对命令是同一码事,是人靠自己,广东话说(?)squeeze something out. Something cut out of the building他制造了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出来,冒出来的。因为楼下哲学跟科学不能建立伦理跟信仰的根基嘛,所以他就硬是搞一个出来咯,就是“爱”或者是绝对的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懂吗?那我们基督徒传福音的时候,常常上康德的诡计都不知道。我们跟那些研究科学的讲:哎呀,我们基督徒讲的是与上帝的关系,科学是讲“how”,是事物是怎么运作的;我们《圣经》是讲“why”,人是从哪里来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你说科学跟理性是讲“好”,万物怎么运作的?信仰(《圣经》)是讲“坏”,人生宇宙意义的时候,你刚好就中了康德的计。楼下上帝不管,楼下是讲“好”,你回去科学做你的实验,你回去医院做你的医疗,做你的工程师等等,耶稣不管的;楼上耶稣管,但是耶稣管那个范围呢,《圣经》管那个范围呢,理性又不能碰,都是神话。明白吗?你记得吗?我们在讲《圣经》的范围的时候,我们说《圣经》不仅仅是讲你怎么上天堂,知道怎么上天堂之后,每天灵修与神有亲密的关系;《圣经》是讲神怎么样管,要干涉整个宇宙,统治整个宇宙的,不能够把宇宙分成两层楼,楼下上帝不管,楼上上帝管,但是理性又不能用。那等于是废话嘛。不过康德说不是废话,这个叫做实践的理性(practical reason),社会需要,伦理,所以请你们继续讲你们的道,查你们的经,做你们的祷告。记得吗?康德做礼拜的时候,就跑到教会前面就溜走了,他是不信这套的;但是他知道这些都是很重要,对社会很好。所以在《圣经》,在信仰那个范围是神话,就好像一些旧约的老师说《圣经》在旧约里面表达神的方法或者形式,和ancient near east巴比伦迦南民族表达宗教信仰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而且《圣经》比较晚,巴比伦比较早,所以《圣经》是超其他民族的神话的。《圣经》是神话,这观念哪里来的呢?就要追到康德那个观念,就是楼上的,我们都知道是神话;因为楼下的理性和科学是不能碰楼上的宗教的,但是那个楼上的宗教那些神话是完全经不起楼下的理性的考验的。楼下是理性,楼上是信仰。但到了后来,整个19世纪,就是康德之后,就有很多人批判《圣经》了,他们又制造其他的名词,我们看下去就看到了。德文有两个字都是指历史,(我看这两个字在我们的读本里面有没有出现过),Historie and Geschichte应该有的,这两个字Historie and Geschichte,对,在第328页 Historie VS Faith历史与信仰,那两个字没有出现,但是有这种观念就Ok了。好,让我解释一下。Historie,Historie这个字,不过后面是ie,Historie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字好吗?Historie,Historie,那这个就等于康德所讲的此岸,就是理性和科学这个范围。楼上呢叫做Geschichte,Geschichte,我们一起来读好吗?Geschichte Geschichte,就是楼上,真理界的那个历史;楼下的Historie就是2000年前在拿撒勒究竟发生了什么事,Historie就是理性、科学、考古学会碰到的范围,拿撒勒人耶稣是怎么一个人呢?经过了100年,从康德之后一直搞到大概巴特之前呢,越搞越糊涂,总之,不知道。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寻找历史上的耶稣呢,你越找就越不清楚。总之新约圣经都不可靠的,你越找就越找不到这个耶稣的真人(在楼下),但是我们总得信耶稣基督哦,好,是的,在楼上,有个Geschichte或者还有个Geschichte,就是在理性、科学不管用的这个范围-信仰的范围,我们信——耶稣基督,我们信!所以我们所相信的基督严格来说从楼下来看是神话,或者说是理性碰不到的。因为理性很客观的(objective),我们是讲主题(subject),神大能地来到,好像火山爆炸一样。我们所信的是那一个来跟人相遇的,向人说话的那个上帝。《圣经》呢?《圣经》是楼下history那个范围里面一本有错的书。所以那个是巴特的观念。巴特经过了100年的《圣经》批判,他接受了《圣经》的批判,《圣经》是有错的。那个是楼下。楼上呢是Geschichte信仰的范围。

再来哈,楼下是理性、科学,真正的历史,但这个范围能够找到耶稣其人吗?找不到,《圣经》有错的。楼上那个Geschichte是相信神与人相遇,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在楼上讲的话呢,问题是在楼上讲的话都很像我们正统的基督教所讲的,问题就在这里。我现在读两段的文字给你听,都是在讲道,神的道。一段你们听过了,前几天读过的。现在你从这个楼下、楼上,现象界-楼下,真理界-楼上。楼下是理性、科学、文字、历史,楼上是道-真理。你看一个受过从康德到巴特的浸淫的一个神学家是怎么讲的,首先这一段是香港哲学家所说的话,在我的书里面第41页。我说过这个是基道出版社所出版的基道阅读的创刊号里面的一段,这篇文章是鼓励基督徒读书的。道(楼上),成了肉身(楼下);上帝在地上留下了痕迹,在人世的历史中,见证人目睹耳闻,亲身摸过,争辩过,否认过,都过去了,随肉体之归于尘土而湮灭。感官的接触都过去了,找到拿撒勒人耶稣了吗?找不到,留下什么呢?痕迹,以文字留在人世的历史中。文-楼下,以载“道”-楼上,道-楼上,显现于字里行间之中-楼下,有待我们去搜索,追寻,营造,想象,建构,一个历程,绝非当下,直到那日子,那时辰,此间还是文字,还在楼下,摸来摸去,摸不清楚的。但是“道”来过。

下面这段是美国长老会,不是我的美国长者会,是PCUSA,1967年的confession of 1967的讲到《圣经》那段,在我们这个的《无误圣经》第40页,这个是我把它翻译成中文的confession of 1967 and bible。上帝唯一的足够的启示乃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上帝的“道”;圣灵透过圣经对耶稣基督作了独特的权威性的见证,这个见证被人接受,被人顺服,作为是写下来的,书写的上帝的话。这里是对照着一个道成肉身的上帝的道和写下来的上帝的道,上帝的话。《圣经》不是众多见证中的一个见证,而是独一无二的那个见证,《圣经》是独特的,教会已经接受了新旧约圣经是先知和使徒的见证,在《圣经》里教会听到了上帝的话,而教会的信仰跟顺服都由这个话来培养和管制。他每一句话都好像是真理,加起来他从来没有说《圣经》是神的话。请记得这段话是讲论《圣经》,而不是论耶稣基督。为什么?因为他就在楼上楼下这里跳来跳去。

我再读一次,上帝的唯一足够的启示乃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上帝的道),那个是楼上,知道祂来过。这个基督是楼上的,圣灵透过《圣经》对耶稣基督做了独特的权威性的见证,也是楼上。这个见证被接受,被顺服为写下来的上帝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圣经呢是楼下的;但是圣灵在作见证嘛,祂就作见证的时候就变成在楼上的话了。《圣经》不是众多见证中的一个见证,是独一无二的那个见证。《圣经》是很独特的,那是因为上帝有的时候用圣经来“电”,但是《圣经》是有错的,教会已经接受了新旧约圣经是先知和使徒的见证。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教会相信《圣经》是神的话,他没有说《圣经》是神的话,他说是教会相信的,就等于一些的神学教授说:我相信接受《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但是这个因为整个福音派群体都相信接受,而不是真的是如此。教会已经接受了新旧约圣经为先知和使徒的见证,在《圣经》里面神会来“电”的,教会会听到上帝的话,而教会的信仰跟顺服都有这个话来培养和管制的。整段没有讲《圣经》是神的话,整段是说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的,圣灵为耶稣作见证,圣灵透过《圣经》来做这个见证;圣经是特别的,教会相信《圣经》是神的话,是使徒和先知的见证;当我们读《圣经》、听道的时候,上帝会再来“电”的,我们会听到神的话的。他从来没有说《圣经》就是神的话。你听到了吗?他没有说《圣经》是神的话。

这个是因为经过了康德这个彻底的人本主义理性的独立之后,经过了一百年,19世纪到了巴特的时候,神的道在楼上,圣经在楼下;基督在楼上,耶稣在楼下。这样子他们可以讲得很巧妙,最新派的不信《圣经》的人都可以接受,或签名接受这段,那些懵懵懂懂的保守派呢也可以接受。因为他没有讲错啊,不是没有讲错,全部都错了!但是你感觉上好像没有讲错。这个是新正统神学惟妙之处,就是要我们相信一个很存在主义的一本《圣经》或者是耶稣基督。所以今天从台湾到东南亚,都有神学家说:你要了解加尔文吗?最好去读巴特。因为加尔文是一位巴特主义者,他不敢这样说,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我再说一次,你要了解加尔文吗?你先读巴特的著作,你就懂加尔文字讲什么了。因为加尔文是一个在楼上的飘飘然的存在主义者,你们这些加尔文主义者把加尔文那个飘飘然的活泼的信仰,搞得硬绷绷的,在楼下。所以你还是读一读巴特,给你们清理一下你们的思想,你们就知道马丁﹒路得跟加尔文呢都是一个很活泼,活在神面光之中的神学家。他们把加尔文说成是一个存在主义者,然后把加尔文主义说成是理性主义。今天不少的神学家是这样说的,因为英国、美国有些神学家这样说的。所以香港、台湾、东南亚的神学家也这样说了。这个是一个巴特主义的加尔文观,刚才我在讲的是巴特主义的圣经观,巴特主义的文字观,巴特主义的加尔文观。

好,刚才我们从古希腊讲到康德,讲到巴特,现在我们回到读本的第322页(接第十六讲)。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2、人的自主更加贯彻:自我评估:人的理性=真理的至终准则  现代思想:唯独理性能判断现象界、真理界(薛华没有看到,没有挑战)

(二)以人为中心的自主,在康德的思想又更加地彻底一致的;启蒙运动的“心”呼吁人的理性完全解放,完全不要靠上帝、靠圣经、靠教会,就是自主的自然界,在其中事实的意义完全与上帝脱离关系。记得吗?我们说假如基督徒看一片树叶,那片树叶说“耶和华造我的”。现在呢科学说“不是,乱讲。”事实就是事实,你看到是一片树叶。事实的意义完全与上帝脱离关系,因此事实就成为残酷的。这种的宗教态度对人的能力的评估是乐观的,人藉着科学、科技、理性可以发展出一个乌托邦,一个理想世界;特别人的理性是最高的权威,是衡量真理的至终的准则。理性,唯独理性足够判断现象世界与真理世界,理性来判断。不过,康德的理性又比理性主义的理性又进一步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把知识论降格,又把理性主义跟科学主义混在一起,又把整个宇宙重新组织成两个范围。唯独理性足够判断现象世界与真理世界。

下面,我的老师Harvie M. Conn.又批评一下这个Francis A.Schaeffer,现在我们不理这个了。去下面,(322页)

上帝的自主,“自我证实”的启示=被摒弃,人的自主的理性掌管一切

对康德(这个“德”字打错了哈),对康德来说,这种的自主的意思,就是用人的自主理性来取代基督教的自主,或者主权的启示。就是说我们信仰的最高权威不是那位自我见证的上帝,乃是这个完全独立自主的人的理性,所以康德之后就有完全用人的理性或者人的感觉造出来的自由派神学。康德至终的控制原则就是宇宙性的人的理性universal human reason,全人类都知道人用理性就是最高的原则的。

(323页)真正的宗教,不用《圣经》:人要做什么赚得救恩

真正的宗教并不在于认识神,或者考虑神为我们的救赎所成就的作为,而是我们可以做什么,以致配得救。每人都可以确实知道,完全不需要学习《圣经》的。自己都知道做什么以致得救的,人就是自己的救主。这个是19世纪康德之后自由派神学所讲的。

自主-去神话化:人制造新神话,以获得新的自我认识

这个理性的自主的观念,离开布特曼的去神话化就不远了,根据布特曼,现代人必须制造新的神话,来实现《圣经》对人的自我认识的要求。所以人就用理性来搞一套新的自我认识就好了。比方说,Robert Schuller一九七十年代的自我形象self-esteem就是新的gospel。人不需要《圣经》的,你的理性呢需要-不要再做小孩子了,要做成年人,你成熟的时候就知道《圣经》里面讲的都是神话,最重要的还是你认识自己。所以去神话化,你把《圣经》的神话的外壳剥掉,剩下里面一点点的东西,差不多找不到,差不多没有,就是自我改变。所以到了一九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嬉皮士,他们也讲重生的,可以吸毒来重生。总之,人改变就是了。这个是布特曼的观念。我再说一次哈,《圣经》是神话,记得吗?楼下批判楼上,你们上面讲的上帝都是神话,好了,布特曼说,你把神话剥掉,剩下什么,我们说差不多没有东西,只剩下自我改变。这个自我改变可以透过吸毒,可以透过任何的经验,所以新派的教会里面他也讲重生的,但那个重生不是我们所讲的重生,人改变就是了。

自主-引致拒绝相信创造,复活是历史:都是神话

人自主的理性就作了启示的审判官,引到潘能博(Pannenberg)的理性分析:复活的记载是传说;还有Cullmann拒绝接受《创世记》的创造,是真实、合理、可信的历史。所以很多的新派神学家都不接受创造,比方说,香港一位以前的很伟大的,青年的旧约的教授说:《创世记》不是讲创造的,旧约里面都是恩呀,怨啊,情呀,仇啊,不是讲创造的,是讲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历史,先祖的历史,神话,神话,所以我们要把神话去掉,然后知道我们所信的这本《圣经》里面都是神话,我们再重新地讲些新的神话就好了,反正呢每个群体都需要神话就是了。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