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导论》第十九讲 《现代神学论评》(简河培)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弟兄_文字:凝香百合

好,请听我读一段的经文,《约书亚记》第一章:

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之后,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好,我们跳到第五节)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必使这百姓承受那地为业,就是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哪里去,都可以顺利。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我们一起祷告:天父感谢你赐下你自己的话、你的律法书,要我们站在你的面前,知道你与我们同在。你曾经向我们说话,你必不丢弃你自己的子民,你要我们刚强壮胆,因为在世界上,主你给我们还有很多的仗要打,还有很多的地要领取,还有很多的侍奉要完成。求主你给我们谦卑柔和的心、刚强壮胆的心,叫我们一方面爱你的教会,一方面为你的真理站立得稳;给我们智慧,懂得怎么辨别,也与我们同在,怜悯我们,洁净我们,今天下午与我们同在。奉耶稣基督的圣明求,阿们!

今天我们还是回到《现代神学论评》的第一章,就是我们上一课没讲完的,康德所带来的现代思想的影响的第三点彻底的相对主义,在我们的读本是323页。让我再一次的温习我们前面几课所讲过的

每一个人都有宇宙观的,不论是基督徒或者非基督徒。非基督徒的宇宙观肯定不合乎《圣经》,基督徒的宇宙观常常也不太符合《圣经》,或者我们不知道自己竟然有宇宙观的。所以宇宙观呢,就肯定包括形而上学(metaphysics)和知识论(epistemology)。形而上学就是what is事情的真相是什么?What is reality宇宙最高的真理或者实况是什么?或者是What is the ultimate reality神存在吗?宇宙是哪里来的?what is实存(being)是什么?这个叫做形而上学。知识论(epistemology)呢?就是我凭什么知道我所知道的。On what basis do I know what I know那我们基督徒合乎《圣经》的形而上学就是宇宙里面最高的真理,就是神,永活的神,自有永有的神,三位一体的神;而且这位神自我启示了,因此我可以明白这个宇宙的真相。当然是有限的明白,但是清楚的明白。

What is? God is神是永活、自有永有的。认识论就是因为神启示了,所以我们能够认识神、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世界。因为神具体地启示了concretely review,或者说在历史中启示了。在历史中是很重要的,不是康德的,或者康德后的history,或者Geschichte(德语:历史)不分的,就是history,就是在2000年前主耶稣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曾经来过,在加利利行走过,死过,复活过。神在宇宙、在空间、在时间启示过。从《创世记》一直到《启示录》,高峰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死跟复活。所以基督徒有基督徒的形而上学,有基督徒的知识论的。那非基督徒呢?或者说不合乎《圣经》的形而上学跟知识论呢肯定是向神背叛的a non biblical world view is always rebellious against God.几千年来一般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偶尔呢也是以宇宙为中心的,以宇宙为中心的也等于是以人为中心。目前在后现代的新纪元的宇宙观是以宇宙为中心的,是泛神论。但是讲到最后,还是以人为中心的。

合乎《圣经》的世界观,范泰尔喜欢画两个圈,一个大圆圈,下面一个小圆圈,中间一条横线。大圆圈代表创造主,小圆圈是被造的,中间那条线就是说There is an absolut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reator and creature创造主和被造物之间有着一个绝对的分别,绝对的区分。那这个是合乎《圣经》的宇宙观;不合乎《圣经》的宇宙观呢范泰尔在黑板上就画一个大圆圈,完了,下面没有小圆圈的,天人合一,神跟人是同一个水平,华福会歌cccowe anthem第二节“天人合一,惟信可期”,天和人合在一起,惟有信心可以期待。我是不唱那句话的,那个不是《圣经》的福音,是儒家的理想,虽然是名人写的。所以不合乎《圣经》的宇宙观,肯定是一个圈的思维one Circle Thinking,合乎《圣经》的思维肯定是two Circle  Thinking。神和被造物两个圈,之间是不一样的。所有不合乎《圣经》的宇宙观都是一圈思维,都是以人的自主autonomy man做出发点的。那这个autonomy这个人的自主,可能是理性的自主,可能是科学的自主,可能是感觉或者经验的自主,总之,是人的自主。从古希腊到现代,这种的自主至少有两种的表现的方法,一种就是理性主义,一种就是实验主义。理性主义(rationalism):柏拉图是古代的,笛卡尔Descartes是现代的。康德是把笛卡尔的再推进一步。实验主义古代的有Aristotle,现代的有Locke, Hume洛克跟休谟。康德又把这个实验主义的结论再推一步,就是说,简单地说人用理性作审判真理的最高的裁判官,实验主义的结论是什么呢?人凭感觉、凭科学可以知道什么呢?不可能认识上帝,不可能认识真理,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真相the thing in itself,只能够认识外表的the outward of things, external things.

好,再来哈。人的自主,当人的理性坚持理性的自主的时候,理性就取代了上帝了;当人的理性坚持科学或者五官观察的知识的时候,结果科学或者五官观察sensory perception就取代了上帝作为审判真理的标准。理性主义Rationalism,实验主义empiricism。康德是把这两种的思想糅合在一起,但是他把知识论所讨论的问题降格了。知识论讨论的问题是我凭什么知道我所知道的?理性主义说凭理性,实验主义说凭科学。康德说你们问的问题本身太大了,你不能再问“我可以凭什么绝对的标准认识真理,你只可以问我在认识、在研究的过程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那发生什么事呢?就是perception、conception。首先好像实验主义说第一步观察,观察到很多印象,只观察到一些东西是方的、圆的、重的、轻的等等。可以观察今天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呢,第二步conception就是观念化,把你看到的、意识到的印象理念化。所以人的脑袋里面有一部电脑在那里咔咔咔……,在那里去presses去过滤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印象,结果是一些理念,但这些理念呢,这些conception不是事物的真相,你想到的东西并不是thing in itself,thing and the不是的,就是你想到的东西咯。你看到的,经过过滤想出来了。所以不论是五官的观察或者理性所想出来的,都是关乎这个现象界的东西;到了楼上的真理界呢康德说在这里不是用理性跟科学或者是五官的观察来决定真理的。你相信真理,就因为你相信真理;你相信宇宙应该有爱,因为你相信爱。“爱”这个字康德给它的名字叫做categorical imperative绝对的道德命令。

再来一次哈,非基督教的不合乎《圣经》的宇宙观肯定是以人为自主作出发点的,分理性主义跟实验主义。康德把理性主义和实验主义糅合,然后把知识论降格,然后他把宇宙呢分成现象界(楼下或者是此岸)和真理界(楼上或者是彼岸)。所以康德是彻彻底底地说人撇开上帝,自主独立。或者这样说,17世纪就是1600年代的欧洲人呢对上帝还是蛮客气的,还至少口头上尊敬,相信有上帝;到了18世纪法国人就不客气了,Voltaire那些呢就很强烈地批评天主教;到了康德呢他这种的批评《圣经》与不相信上帝就达到了一个非常聪明微妙,是sophisticated非常有系统的一个地步。他把宇宙分开,我说(上一课说)很多时候我们基督都传福音的时候就中了康德的计:我们就跟非基督徒的朋友们说科学跟逻辑是讨论“how”,事物是怎么运作的;《圣经》是讲“why”,我为什么到这个世界来?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宇宙的最后的、最高的真理跟意义在哪里?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等于说耶稣基督在“why”在科学的范围耶稣不是主,耶稣基督只不过在楼上是主。那刚刚就是康德喜欢听到的,他说你们基督徒就在楼上讲神,讲自由意志,讲爱,讲伦理,讲永生或者不朽(Immortality)就好了。因为你们在楼上用的游戏规则跟楼下不一样,楼下是用理性和科学,楼上就是爱;那我们也很欣赏这些宗教人士在楼上讲这么多,因为社会需要,人是需要一个上帝观念的。不是说上帝存在。康德说人不可能证明上帝存在的,人的理性是不可能证明神存在的。

康德讲这个是对的,但是不能证明之后又怎么样呢?我们相信《圣经》的说:但是神从永恒已经计划好要启示祂自己,所以不是神存在不存在,我凭什么相信神存在,是因为启示。康德说……那些都是你们在楼上的一些的神话,理性是不能通过的。好了,这种的世界观,简河培《在现代神学论评》中这样子归纳的(我们再回到第319页):

1、新的宗教预设(上帝观、世界观):人的“心”是一切思想的出发点

就是有新的上帝观、宇宙观,人的心(就是人的理性)是一切思想的出发点,人完全独立,完全解放出来。

2、人的自主更加贯彻:自我评估:人的理性=真理的至终准则

现代思想:唯独理性能判断现象界、真理界(薛华没有看到,没有挑战)

(322页)人的自主、人的独立就更加地彻底了,人的理性就是真理的最高的准则。唯独理性能够判断现象界和真理界,唯独理性足够判断现象世界和真理世界。

(第322页下面)对康德来说,这种的自主的意思就是说用人的自主理性(the autonomous reason)来取代基督教的神的主权的启示,人的自主的理性(the autonomous reason)来取代上帝的启示作为真理的标准。人的理性才是真理的标准,圣经不是。“那位自我证实的上帝透过《圣经》的自我启示”,这些康德都不能接受的。用人的理性来取代,康德至终的原则就是宇宙性的人的理性。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好,323页)真正的宗教,不用《圣经》﹕人要作什么赚得救恩

真正的宗教并不在于认识上帝,考虑上帝为我们做了什么,以致我们可以得救,而是我们可以做什么。

自主-> 去神话化﹕人制造新神话,以获新的自我认识

所以这种理性的独立,理性的自主,就等于相信《圣经》里面讲的是神话,每一代现代人呢都需要制造新的神话,为的是自我认识,为的是生命有所改变。

自主-> 引致拒绝相信创造,复活是历史;都是神话

人自主的理性就做了《圣经》的启示的审判官,所以复活,《圣经》里面讲主耶稣基督复活的记载是传说,创世记所讲的创造也是不可能是真正发生过的历史的。我们华人旧约教授也有这种的教授的,创世记真正的主题是从第12章开始的,前面是叫做prior to history。很好听的,历史之前就是说神话的意思。

(好了,第三。从这里开始新的材料了)

3、彻底的相对主义:休谟的怀疑主义:不能证明任何事物存在

我们仅有五官观察数据;不可能知道因果关系,上帝等

康德的相对主义也更加的一致,刚才我们说过有理性主义,有实验主义(empiricism)。实验主义推到更consistent更一致,就是怀疑主义,怀疑主义就是休谟,就说:我看到苹果掉下了1000次,但是没有因果关系,只看到苹果掉下来1000次而已。人不可能认识因果的。休谟(Hume)制定了启蒙时期的知识论的问题,休谟的怀疑主义(Skepticism),他怀疑人能是否证明任何的事情,无论是身外物。你可以证明一个苹果存在吗?不能。我只能看到苹果的印象,那个图画而已。甚至乎自己都不能认识。人是不可能知道因果关系的,这些都是人的理性压在现象之上super added。宇宙的起源,人有起源吗?这些都不可能知道,我们手上的仅仅是五官得来的材料。就是说看到一些的图像,你看到苹果的那个图画和照片一样的,你看到很多东西,外在的,但是连不起来的,连起来那些科学定律都是随意的,都是定出来,人定出来的。

康德:休谟的问题就是答案:制定两个世界

现象界:理性、五官察觉,认识事物;真理界:假装上帝、自由、不朽真的存在

(324页)康德把休谟的知识论问题再进一步,就是说究竟能够知道因果关系吗?究竟可以再问宇宙有起源吗?这些问题吗?简河培(我的老师)说:康德把问题还给休谟,好像问题就是答案。等于说就是不能知道咯。康德造了两个世界:现象界和真理界。现象界就是五官观察和理性能够认识的世界,第二个真理界就是上帝、自由意志、永生那个世界。而这个楼上这个世界是管理人类的一个观念,是理性察觉不到的。但是他们若是理性能够知道的东西,必须在我们生命中占一地位。就是说人的理性会想到自由意志、伦理这些问题嘛。所以人是需要“爱”这个观念,“上帝”这个观念,“自由意志”这个观念,“永生”的观念的。存在不存在呢?理性不能证明。但是理性感觉到有这个需要,实际上需要,伦理上需要。在你审美的时候aesthetic judgment,我们会判断东西好不好,你需要这些的观念。

上帝=有限观念;人需要伦理,因此需要有上帝,上帝完全关闭,孤立

这种的世界观所带来的结果是很大破坏性的。(324页的下半)康德将上帝封在一个封闭的角落,与现象界的关系只不过是人在伦理上需要一个上帝的观念。也就说上帝并不存在在现象世界,所以结论就是上帝不可能在这个宇宙启示的,耶稣基督不可能是上帝而道成肉身来到这个历史宇宙里面自我启示的,不可能的。上帝只不过是在这个理性现象的世界里面一个人所需要的观念,也就是说是人想出来的一个观念。上帝不是完全被封闭,可是通到祂的道路是那么的窄,就没有空间留给《圣经》里面所讲“祂的袍子充满了圣殿”,那种的掌权统治万有的上帝,没有的。同样地,人既然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身,不论是现象界的事物,甚至乎真理界的,人凭理性也不能够认识,他就不可能挤进这个窄门,人是不可能认识上帝的,人的理性是不可能找到上帝的。

请记得哦,那这个是十九、二十世纪神学的起点,没有人能够反驳康德,除了范泰尔以外,这样讲并不夸张。范泰尔是一位指出康德是那么那么彻底的人本主义,那么那么彻底的以理性和人的思想为万物真理的审判官。人是不可能认识上帝的,上帝从人割离,人从上帝割离。那你问那些现代神学不是也是在讲上帝吗?巴特也在讲。是咯,那是楼上的上帝。那个是人搞出来的神话里面的上帝,所以《圣经》里面有所谓真理,就是神话。上帝,也就是上帝观念,所以一直搞到20世纪初的logical positivism的时候,就是linguistic Analysis语言分析哲学,他们就讲God talk,这些都是讲到关于上帝的一些的词汇,一些话而已,不是上帝存在不存在,上帝呢是一个观念,是人理性游戏规则里面要用的一个观念。

20世纪神学主题:上帝被孤立在真理界;

上帝=完全他者,历史与历史对立;历史的耶稣与宣讲的基督;《圣经》的人性;启示=神人相遇;上帝/真理交不与世界接触;末世有(真理界的)盼望,可是历史并不会结束

(第325页)上帝被割离到真理界,被割离到楼上了。这个是20世纪从巴特开始的神学的普遍主题。而范泰尔是第一位,甚至唯一一位彻彻底底地批判巴特的,而今天有很多的读了一点的巴特,特别跑去苏格兰或者别的地方新派的大学读完巴特回来,他们就非常地讨厌范泰尔对巴特的批判。他们就会问:你读了巴特多少?所以我把《新现代主义》The New Modernism,范泰尔的这本书重印了一些给你看。这个footnote里面有超过100个注脚都是直接引用巴特的话的。他们会说那个是早期的巴特,后期不一样咯。范泰尔写第二本讲后期的,叫做《基督教与巴特主义》(Christianity and Barthianism),我没有带来,因为这本书还可以买得到,The New Modernism那本已经买不到了。

今天有很多福音派的或者新福音派的教授们,他们是崇拜巴特的。我说“他们认为巴特就是三位一体的第四位,以前没有,后来也不会有这么伟大的人的”。我也听过一位在这个城市的神学生说:哦,就是20世纪基督教之父嘛!问题是很多很多的崇拜巴特的教授们没有好好从康德存在主义等等去看巴特。那我很感谢神,我呢是在一个攻击基督教、藐视基督教的大环境读大学的,所以我每天上历史课就听教授攻击基督教,那这些攻击基督教或者是非常非常新派的“知名”是基督教的神学家,他们也会讲巴特的历史背景,就是康德、黑格尔Hegel、士莱马赫、费西特Fichte、祁克果(Kierkegaard)等等,唯有福音派的巴特崇拜者,是不愿意面对这个哲学历史、思想历史的事实的,他们是理性不诚实的,他们committed intellectual dishonesty他们不愿意面对巴特背后的康德、自由主义、浪漫主义、存在主义这个背景。所以今天在讲台的神学院里你会听到很多受过巴特思想影响的圣经观。这里我们说上帝被割离到楼上,割离到真理界,乃是当代20世纪神学的普遍的主题,这个是普遍的。所以当很多神学家说我相信什么什么的时候,你要听清楚“我相信-什么什么,什么什么”,那个相信凭信心嘛,所以通不过理性的,通不过理性;在楼下的理性是不可能认识上帝的。我们说:《圣经》说“人的理性经过重生,圣灵光照”,有圣灵的,在《圣经》里的启示跟圣灵的光照呢,我们是可以认识神的,有限的,但是清楚地去认识神的。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