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导论28讲课后互动问答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弟兄_文字:凝香百合

我们这里的课程的目标不是给你一个学位,给你传授一些的知识。我们这里的目标是要培养分辨能力和信念conviction and discernment多过与知识。但是你没有知识也不行,要有最基本的knowledge,才能够培养分辨的能力和真的conviction。所以我就好像John Murray说,我没有象他说空着头脑不能在堂上发问题,但是我假设你是从零开始的(在改革宗神学方面)。那所以第一步,当然要读,读完这underly圈圈点点,抄,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给你这么多材料,难道我们没有抄吗?我都是抄的嘛,差不多,翻译成中文,对不对?这个过程是必经之路。但是请你不要觉得你这样做完了,就等于真是拿到一个外面承认的Master of Arts的两个学分。我们做的功课不会比很多神学院的容易,但是我们的目标不一样,我们的目标不是要训练你做一个学者,懂得怎么写paper,将来可以发表general article。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你的教会里面,在神的国度里面,马上就可以做得更有效地,按照正义分解真道的仆人。我不是说神学院不愿意这样做,只是说我们更直接一点。所以把某一些的学术的游戏规则暂时放在一边,好叫你快快地掌握到讲义跟读本的内容。

我承认我的教学法跟别人不一样,因我的目标不一样。这个是跟undergraduate跟graduate education有点不一样。我曾经读过大学,做大学生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那个软件undergraduate course Guide我们都评老师多么popular的。所以我们都会选那些老师最会演戏的那些,去修那些科,对不对?因为学生都会评语嘛。因为undergraduate,它的teaching就是要给你一个概念,所以老师们一般他们都是专家嘛,所以他把一些概念称翻来覆去跟你们讲,你们会感觉到非常的有兴趣。我这边的是当你们是PhD student 、Master来对待。也就是说我们是从一些大师所写过的东西,直接拿出来教,我承认我是有限的,我不会背加尔文,我不会背范泰尔,不会背Frame傅兰姆,不会背[Greg L. Bahnsen格雷格.班森,简和培(Harvic M .Conn)。所以我宁愿把一些前人所写过的东西念出来,然后解释。就是因为加上我那几个字的解释,这个是你为什么要付学费来上课,就是听了几个字。你懂吗?这个就是白的跟黑的菜头粿 ,白的跟黑的不一样,就是那些汁,这里我们所炒的是黑的菜头粿,萝卜糕,加了那些料的,那个Sauce(料汁)就是我对这些的材料的一些的comment(评论)。当然我们读到康德的时候,我的comment是很多的,那个叫做Chile sauce。所以,是的,上我的课是比较沉闷的,因为我尽量把世界级的(改革宗里面的世界级的)材料直接的(香港话××的)原汁原味地送到各位的餐桌上。所以就没有那么多entertainment,没有这么多的故事,那也就是因为这么沉闷,盼望各位去邀请更多人来听沉闷的课程。

因为很少这种的傻瓜,像我就不做创意式的写作,把老前辈东西原汁原味地传递下去,为了教会的文明The Civilization of the Church能够存留下去,为了question mind,为了question thinking。也就是说我expect,我的学生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将来可以做创意,有创意型的神学家的,自己写书的。我是放弃了自己写书的权利(机会)来做这个,因为我知道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里面有一些绝对会自己写书的人,但他需要这些Building blocks需要这些大师留下来的智慧;然后经过一段时期酝酿,(香港话××)著书(应该这样说吗,告诉你嘛,我是香港长大的,所以我的母语是广东话)。所以我是绝对expect下一代有比较能够自己express用自己的话表达神学的一些的,那就是正统的相信《圣经》无谬无误的、预设派的、加尔文派的、范泰尔派的,又学到Frame好东西的,又有Harvic M .Conn这种的广大的精神的神学老师们。

同学(李健发):林牧师,我知道在新加坡神学院有一个旧约博士,他是从你的母校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毕业的,他的立场是-当你讲“圣经无误”是非常无知、幼稚的;他经常引用,在课堂上……

牧师:《圣经》无误对一些旧约学者,包括我的学弟。是无知的跟着什么?哦,幼稚的。也就是过时的。

同学:经常引用的经文,打个比方:用了很多经文,好像(创26:47)里面讲到70个人下到埃及;(徒7:14)讲到75,他说《圣经》中遍布都是许多的文字、数字、地方的不同;他说什么叫原稿?原稿是不存在的。

牧师:我们来说,他就讲第一,《 圣经》在记载或者数字上有矛盾;第二,(请继续)

同学:地方、名字,这些都是经过修改的。

牧师:地名,是吧?

同学:对。

牧师:是经过修改的。

同学:他说什么是原稿?原稿是不存在的。

牧师:第三,原稿是不存在的。

同学:旧约的经文是一直不断地修改,不断地组合而……

牧师:希伯来文本身那个语言,又是不断地在改变。

同学:不是,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圣经。

牧师:《圣经》本身那个文稿。

同学:对。

牧师:不断地在进化的。

同学:不断地在修改、增添、加进的。所以什么是原稿?原稿无误是一个很幼稚的一个想法。在新加坡神学院上他课的有98%以上的未来传道人是接受他的看法,而是非常大受欢迎的。

牧师:是,是。用这些过去福音派的《圣经难题手册》里面都回答过的问题,来攻击传统的圣经论,是新派学者60-80年经常的做法.一位威敏斯特神学院的博士用这些的新派的手法来教导学生怀疑圣经,就表示他的立场跟福音派是差十万八千里了。

同学:他也是在新加坡正统长老会的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牧师之一。

牧师:是,这种的理论是非常受欢迎的,是迷人的吸引。因为你可以指出一些《圣经》里面的矛盾嘛。你说《圣经》里面有没有这些数字上的不准确?

我们是这样说的:《圣经》里有很多的问题,《圣经》学者不断地去尝试、去解决,剩下一些还是没有解决掉的。我们承认有些问题,我们是不懂得怎么回答的,不等于说原稿不是无误的。我们不能解决问题,不等于说《圣经》不是无误。这个在福音派里面相信《圣经》无误的牧者们已经想过,这个问题已经想了几十年了。不过他呢就用反过来的,相反的立场来攻击传统的立场。

同学:另外一位新加坡神学院的一个教系统神学的老师,他说……

牧师:对不起,我先回答一下。这种的立场代表着威敏斯特神学院的旧约系信仰的变质。从21世纪《旧约导论》这本书(校园出版社,红的那本),开始是我的老师跟学弟写的(狄拉德和朗文Raymond B.Dillard and Tremper Longman 3)。一直到了2000年代所出版的皮特﹒恩斯(Peter Enns)international inspiration这本书,就表明了我们已经有一位完全跟传统的福音派圣经观不一样的旧约老师,在我的母校,他是在2008年同意离开学校的,是被炒鱿鱼,还是辞职,外面的人就无可知道了。而今天威敏斯特神学院已经聘请了一位,写了一整本书批判Peter Enns的Whitton Graduate School Gregory K. Beale来参加威敏斯特神学院的教授的阵容,所以我的母校大概还有盼望,但是这位Peter Enns所留下来的他的子弟们,在世界各地的教导就会影响很多传道人,完全把他们的正统圣经观泡汤,包括中国大陆很多的传道人。

同学:林牧师,威斯敏斯特神学院虽然以前是正统的,但是自从Peter Enns事件之后,许多他们就发现在网上里面有记载下,就是当他们决定开除Peter Enns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反对的,也有很多的教授们也是不赞成的,只有那些的老古板的,那些没有神学知识的那些的校董决定要开除他。

牧师:对。校懂是大部分同意开除Peter Enns的,教授是刚好是反过来,是一半以上的是支持Peter Enns的,反对的大部分是教会历史或者是系统神学的,支持他的是大部分,当然所有的,差不多所有的圣经科的,加上护教学一位很出名的老师,还有差不多所有圣经辅导的老师。是的,这个说明呢一所神学院慢慢地腐败是很难避免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挽回呢?就这些问题很早出现的时候,就要警觉了,而且威斯敏斯特是一所独立的学校,不受教会宗派监管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校懂们,大部分都是牧师、长老们呢,他们看到的,他们受到的警觉是绝对多过教授们,学生们就更不用说了,学生们是吸收后现代空气这种的青年人来读神学的。

同学:另外,我知道有一位在新加坡神学院的系统神学老师说《圣经》无误能被接受,是因为这是一个群体的接受。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

牧师:对。《圣经》无误被接受,因为这是群体的共识(Community consensus)。也就是说,不一定是我的相信,不过我们是这样说的。杨牧谷博士在他一本书里面也差不多是这种的意思。他说:假如一定要说《圣经》无误的话,那我就勉强地相信《圣经》无误吧。

同学: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你是很没有爱心,乱扣帽子。

牧师:对。

同学:随意的批判攻击。

牧师:说我是老古董,没有爱心,乱扣帽子,无知,狭隘,还有什么。

同学:批判,没有基督的爱心。

牧师:批判,……对教会是造成分裂,还有不入群,还有什么?太狭窄等等。

是的,我只不过代表着四十年前到六十年前的基要派,所有基要派-改革宗、时代论、弟兄会、浸信会、阿米念的共识而已;我只不过把1930、40年代的共识再提出来对照一下,当然就好像是火星人降落一样那么奇怪咯!因为我们都忘记了我们的根是在哪里嘛!假如再回到清教徒17世纪《威敏斯特信仰告白》那个年代,就更不用说了。是的,我们正在,好像青蛙在锅子里面被烧死,那个热水越来越烫,越来越烧,就是这样子。所以我没有意思要让神学院欢迎,我把这个信息带到平信徒的中间。

同学2:林牧师,刚才你说过在威敏斯特的神学院,有很多释经系的教授都很支持Peter Enns,是吗?

牧师:是的。特别是旧约系,新约系可能不完全。

同学:是。不过,在我们所知道当中,例如有Vern Poythress这些,一些的教授他们都是不支持的,而且在刚才你也说过,最近他们也请了Gregory K. Beale来教新约跟教释经。你可以不可以给我们介绍这两位学者吗?

牧师:我知道的很少,对Gregory K. Beale他写的那本书叫做什么,包括Peter Enns……不是,他对Peter Enns,对The Erosion of Inerrancy in Evangelicalism《圣经无误的腐败》(腐烂) Erosion 损失,The Erosion of Inerrancy in Evangelicalism by Gregory K. Beale。他在Peter Enns这本书出版之后不久已经开始发表文章批判Peter Enns,逐点地批判,他是很勇敢的。

我在Wheaton College做兼任教授的时候,在1990年代中Wheaton College in the graduate school是蛮多这些后保守派,比较新派的福音派的老师。有一次我走过走廊呢看到一个会议的名字就是Is Jesus the only way?当然是学术研究了。所以他们是很大胆的去问很多的尖端性的问题的,但是好像Whitton Graduate School在最近这几年有所改变。Beale很值得留意的一位,他的专长应该是新约如何用旧约。好,那Vern Poythress,Vern Poythress跟John Frame他们,可能是学生们把他们两位老师放在同一个网站,Vern Poythress是哈佛大学的,我忘了是数学还是物理学的博士,之后在加州州立大学任过教授。我是1971年进威斯敏斯特,他大概是差不多那时候。不过他是与众不同的,学校收他做owner student,什么叫owner student?就是不用上课的,你三年泡在校园里,最后通过一个口试就可以毕业了。因为他这种聪明人,他整天在图书馆里面看书,不用上课的。所以当希伯来文老师出外去开会的时候,他就来教我们希伯来文,他的儿子八岁就懂希伯来文了,十一岁就进神学院读希伯来文了。Vern Poythress所注意的就是语言,还有释经学,他的PhD论文呢就是从创造论,从神是创造主这个角度,重新组织所有的科学的百科science encyclopedia,这本书的书名是Philosophy, Science, and the Sovereignty of God(哲学、科学与上帝的主权)。是一个很有宏观的学者,他去剑桥,应该是剑桥大学拿博士不成功,然后在南非洲拿到第二个博士学位。所以他多年来回到学校,是新约系的教授,那个是很好的,因为有很强的逻辑的观念的,也受过语言学的训练,来在圣经科里面任教,也是写了很多的书,其中一本比较基本的,对释经学的浅析是比较基本的God-Centered Biblical Interpretation(以神为中心的释经)。各位可以去网站去找https://frame-poythress.org/,他的last name是Poythress,他的First name是Vern,Vern Poythress。很重要的,很中肯地对非福音派,跟John Frame一样,他跟John Frame有很多的相同点。第一,两位在逻辑跟语言这方面是想得很透的,所以他们之间一定是很好的朋友;第二他们绝对是改革宗的;第三他们是对非改革宗的福音派人士的敬虔是肯定的,是认同的。所以这两位都是很友善的改革宗的神学学者,他们代表着当时我进威敏斯特的时候,我们的院长带领着教授们不单从系统神学的角度来看,也从圣经神学、约的神学来看;然后尽量跟外面的比较大的福音派的群体,采取一种仆人的心态,不是说随便的妥协自己的立场。立场没有妥协,但是那个口气就比上一代温和很多,或者说主动地去愿意接纳一些的机会,在福音派的圈子里面站讲台了。Vern Poythress应该是第一位威敏斯特神学院的教授直接去拜访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所以跟时代论是有对话的,所以他另外有本书叫做Understanding Dispensationalists《了解时代论者》。那我对Gregory K. Beale没有那么多认识,我对Vern Poythress认识是因为他教过我希伯来文,他是我的同学。所以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一位学者,我请他来亚洲来讲学,不需要他,他太太就给他挡住了:不会来的,他写书去了,不要去烦他,他就写书就好了。他最近写了一本关于语言学,又是更加基本性、理论性的一本书,我忘记了名字,应该是去年年底(2009年)出版的。你去https://www.wtsbooks.com/应该找得到,Vern Poythress最新的一本书。

同学:我可能要提一个关于反思的一个问题。我这次回国过年,就去了一家,可以说是上海家庭教会圈子里面最有名的一家基督教的书店,首先我是很感谢神,就是说现在那边基督教的书籍很多……

牧师:中国大陆已经差不多有100间公开的基督教书店。

同学:那家是最有名的。这个至少是上海市区家庭教会那个圈子里面最有名的。

牧师:是,是。

同学:然后有很多的书,但是可以说,就是在那边我是看到,就是说包括你说的《读经的艺术》,但是这本书在大陆名字不叫《读经的艺术》,叫《如何阅读圣经》,好像是两本书的第一册,还是第二册,忘了。

牧师:是,是那个北京大学出版社。

同学:对,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然后还有包括,当然巴特的《罗马人书不》不在话下了。

牧师:巴特的《罗马人书注释》也是中国大陆的所谓文化基督徒他们翻译成中文的。

同学:对。然后还有就是杨牧谷牧师的书,是属于畅销书,就是那边非常流行。然后,当然也有你所推荐的《加尔文传》华夏出版社的。也有就是说,但是我有一个反思…

牧师:也就是大陆的书局越来越像香港台湾的书局的的内容了

同学:我就说一个反思,因为我基本上每年只回国一次,每年回国我都会去看,那么我在想,既然我们,像您在这里一直在推广改革宗的一些东西,那么为什么说他们自由派的东西走得比我们快,就好像说他们的书全部都到大陆里面,包括我在上海这个地方,全都到那边去。但是我们的书寥寥无几?

牧师:改革宗出版社的书也没有在中国大陆买得到呢?这个可能是那个书店本身购买的,他自己的选择,改革宗出版社不是没有书

同学:我一个反思就是说,因为其实书店里他购进一些什么书籍或者是什么,其实我觉得他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分辨力,因为……

牧师:对对对。美国的华人基督教书店完全一样,也没有什么分辨能力的。

同学:对,他可能就是说,觉得好像有一批书过来了,他就是有出版了,然后就

牧师:对呀,因为香港、台湾的出版界,是非常的商业化的,是吃人的世界。这样讲的不太过分的。

同学:所以,我的一个反思就是说,是不是我们本身的一些工作也并没有做好,或者是怎么样,我不知道,至少,

牧师:我觉得改革宗翻译社做例子的,改革宗群体不是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乃是今天人们demand的需求乃是福音机构要懂市场学。我觉得这个游戏规则是不必一定遵守的。

是的,我们要推广我们的信息,但是不是不择手段地去推广。那别人怎么推我不知道,那我们是不是完全要赶上时代呢?在不妥协原则(做人原则、做生意原则)的大前提之下,是可以用很多的市场学的方法。就是做广告嘛,跟这些的零售跟批发商搞好关系等等。也可以说改革宗的圈子不够人手做这些事情,没有象广大的那些老牌子那么地有经验,而且做中国大陆事工就做了很多年了。我们的人手是比他们少很多很多,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我很感谢神呢,中国大陆的信徒群体用网络是一点都不输得过国外。当然他好东西、坏东西都可以知道。所以曾几何时有基督教网上的讲员的名人榜,应当听的讲员是哪些,可以听的是哪些,不该听的是哪些,都有不同的人在搞这些的清单。这个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材料是在推广,不一定书就在书店;但是网上的材料,除了最近几个月,好像假如打林慈信《神学导论》,你试试看,打林慈信在google,《系统神学》,假如一年前你打的话,你会找到60页的links,我上礼拜打了只找到16页。不晓得为什么,是不是google出了什么,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总之,一年前,一直到最近几个月之前,是60多页的links,最近是16页,16页也不少了。就是说有不少的信徒在copy、 copy,就是说在做一些我希望他们做的盗版工作,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禁止人来copy我的东西,放上网,就是预期他们会继续的流传嘛。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