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与当代教会:改教运动500年 06 宗教改革和清教徒 上

宗教改革与当代教会改教运动500年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弟兄_文字:James弟兄

加尔文的神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他写的圣经注释和讲章远远超过基督教要义的两本1400页,他的圣经注释就超过20卷,还不包括他的讲章。所以,我再说,若说加尔文的思想就是预定论,那是非常简陋的说法。

这次我特别讲基督教要义卷三,信心、称义、错误的称义观、正确的称义观、软弱的信心、成熟的信心、信心进到与基督联合、在基督里,这个是整个救赎次序的开始,而称义和成圣之间的关系不是时间上的先后,而是一件事情的两面。而成圣呢,加尔文又用重生跟悔改当作同义词。

这些要点对我们当代教会有什么启迪?有什么挑战?有什么含义呢?

首先,我们当代的,我是指20世纪下半到21世纪,当代的教会往往是以外表的形式取代对内涵的理解。我们往往会哀叹教会祷告会人数太少,但是我们没有问究竟如何推动祷告本身,祷告生活本身。我们往往注重外表的人数增多,而太少考虑到教会的素质、信徒们生命的素质的成熟,我们往往注重某某人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决志接受主耶稣作个人救主,而我们不够注重一个人的内心状态是不是真正抓住了主耶稣的十字架,真正抓住圣经诸般的应许,这个生命是不是一个已经有信靠耶稣基督的生命呢?这个生命是否已经有为罪忧伤,而且是否一个不断地致死罪向神活?这个是否是真的悔改的生命呢?这才是神在圣经里面所要求、所注重的,而不是外表的。

圣经从来没有说:你必须要在人面前决志,不论是签一张卡,做个祷告,走到台前等等,圣经从来没有说你要在人面前做一个表示就算是接受主耶稣作个人救主,这样子就称义、罪得赦免,作神的儿女,得永生了。圣经说的是你要信耶稣,你要悔改。这个信耶稣,信心,这个悔改,是讲我们的内在的信,内在的悔改。当然真的信心,真的悔改,会在生活上表现出来的。真的信心怎么表达出来呢?就是遵行律法,遵行十诫。

所以,我们因为对十诫太过的不注重,因为我们对十诫太过的忽略,没有系统的教导,所以,我们对“罪是什么”的定义太过含糊了,因此以至于我们在悔改认罪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认什么罪?按照什么标准来说这些是罪呢?就变得很含糊,又有世俗的心理辅导的理论跟做法打进教会,之后,我们往往认一些无聊的罪,比如说自我形象低了等等,那这些不是罪,它背后是罪,或者是我们沟通不良等等,这些都是问题,但是我们对罪的这个定义就变成不准确,不是按照神的定义。

好,我再说,我们太过注重外表,不论是决志,不论是祷告。祷告又是什么呢?是信心、顺服、敬拜、悔改的表现,所以当我们说要多祷告的时候,我们是指什么?是指把35条祷告项目读一次,过了祷告会就算祷告吗?还是说多祷告的意思是多信靠神的应许,多认罪悔改,多敬拜赞美?多祷告是什么意思?所以加尔文给我们看到,他的做法不是什么宣教策略、布道大会,他的策略就是上帝的策略,就是进入到教会,不论教会里面一些世俗的领袖对他的态度是欢迎、对抗、甚至驱逐他出去(1538到1541年),是到处为难、还是门户大开。这个是加尔文在日内瓦的遭遇,一个很简单的写照。

不论如何,加尔文本着他对圣经的理解,系统地教导圣经。我再说,他是一个原文解经讲道的牧者,不过上帝给他一个天才的头脑,所以他在27岁时,这个基督教要义写第一版本的时候,他就已经把整本圣经的大纲看得很准了。之后,他就有各种不同的书卷的讲解和注释的写作。一般,我们这些很平凡的牧师都是不断地研究圣经的书卷,慢慢一块块砖似的把它拼起来的。加尔文是一看到大图画之后,再来讲解不同的书卷,在基督教要义第一版上,再润饰,显得更加的完整。所以外在和内里。

第二,就是教会的重要性。加尔文看到教会里面有四种职分,就是牧师、教师、长老和执事。最近这20年来,有些人专门研究加尔文在日内瓦牧会的记录,作为他们的博士论文或者专论的写作或出版书籍。因为加尔文每星期都召开牧师、长老的会议,来执行管教或者劝惩或惩戒或者纪律,加尔文看到上帝地上要用的器皿——就是地上的教会。这个对当代的教会的启迪是什么?就是今天我们是否在解经讲道作为牧者的本分这件事情上,我们是不是有一种普遍的饥荒,是不是上帝的道的传讲在有形的教会的大圈子里面,除了有一些非常精彩的例外以外,我们是否在闹饥荒?我们是否因为神学院、出版社等等的主导了基督教,因此我们只跟着某些专家跑,特别是那些很会写书的名校的博士,或者那些教会人数特别多的,那些的主任牧师,他们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今天是不是要回到最基本的系统、清晰、单纯的解经、教导跟讲道,作为教会的最基本的责任,回到这种教会生活的时代呢?

当我们愿意追求这种简朴的教导的侍奉的时候,我们又有没有好像加尔文那一种很宽阔的心怀,加尔文一生的心愿就是要跟马丁路德——路德宗追求合一,是的,追求合并。加尔文跟路德宗之间神学上有几方面很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地上的教会合一应该是我们追求理想的目标。所以,当我们注重教会,教会是圣洁的、是合一的、是使徒的、是圣洁等等的时候,很自然我们一方面从解经会建立出一套的圣经的教义,同时我们会对旁边的姊妹宗派教会寻求各种的合作、对谈、欣赏、甚至合一的一些努力,应该是如此的。

现在我们来看宗教改革的第三个流派,就是英国的圣公会,或者是安利甘,Anglican Church,马丁路德他认识了福音之后,也是被教皇、被天主教迫害以致被逼离开天主教,之后,或者与此同时,他会去接触德国各种不同的贵族,因为今天的德国,当时是超过100个不同的领域,小小的一个公爵、一个伯爵就是一个小领域,所以他去劝服一个一个的贵族要不要离开天主教,成为一个基督新教Protestant的一个小国家,所以什么地方,那些贵族或者王帝听他,那个地方就是基督新教的,或者不听他的地方,就仍然是天主教的。

我们都知道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有了50年之久的一套的电影,是形容一个奥地利的天主教的修女怎么爱上一个德国的或者是奥地利的军官,他有好几个孩子,你看那个电影是在奥地利south park这个地方,这个故事是发生在那个地方,所以我们知道奥地利,就是整个德国的东边、东南边是天主教的地方,而巴赫他的写作作曲的地方是比较北边,是基督新教的,深深受到马丁路德的影响,所以德国就随着政权接纳还是不接纳马丁路德的信仰,就分为有些是天主教,有些是基督教,加尔文是在瑞士这个小小的城邦日内瓦那里改教,不过他的学生们就散布到各个不同的国家。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

好,我们现在来看英国,英国国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先后有或同时有四个不同的太太,但是他追求要有一个儿子,也是因为情欲的缘故,他要把一些太太、一些王后干掉或者跟他们离婚,因为这个缘故,他坚持要离婚的缘故,他就自己宣告离开天主教,这段时间是1527-1534这段时间,所以英国的宗教改革的起源是非常不光彩的。亨利八世他称自己是英国信仰的保护者,意思就是说是英国教会的头,他就是英国教会之首,旁边有一个大主教。

好了。到了1549年,其中一个儿子Edward VI爱德华六世,当了王帝很短一段时间,他就有三个理想,这三个理想恰恰也就是加尔文和布塞尔等等改革宗的理想,就是英国要改革他的敬拜,改革他的教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他的教义。爱德华六世的时候,有在敬拜方面的改革,也就是说,1549-1552年,公祷书,Book of Common Prayer,发表了,取代了弥撒,删除一些天主教弥撒里面迷信的地方、错误的教导。譬如说为死人祷告或者向圣人祷告,或者把基督献上为祭,这几方面都删除了,弥撒由公祷书,公祷书,Book of Common Prayer,公祷书那个“公”字的意思就是主日崇拜是属于大众的,所以会众可以有参与,有回应,特别可以领圣餐,领饼,领杯。但是,在教会治理制度方面,他就不成功,在教义方面略略写了一些信条。

很快到了1553年,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Mary,就作了女王,历史上称她作血腥玛丽,Bloody Mary,玛丽又把整个英国转回去天主教。在她五年作女王的时候,杀害了大概120名牧师,加上平信徒大概300名。那在这段时间,很多的基督新教的,就是改革宗的牧师们就逃离玛丽,去什么地方呢?很多去了日内瓦。去听加尔文讲圣经、讲神学。这就是玛丽时期的难民,Marian Exiles。

我们说过加尔文的日内瓦是最国际的一个地方,加尔文主义是一个最国际性的一个运动,有英格兰、苏格兰等等的传道人去那里学道,加上法国、德国、荷兰、匈牙利、波兰、意大利跟西班牙等等。到了玛丽五年,迫害结束了,1558年,另外一位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她现在当女王,1558-1603年。首先在玛丽女王那五年,就已经有很多的牧师殉道,有一些就是最早期的清教徒。台湾改革宗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殉道者,这本书英文的书名原著是Five English Reformers,就说到当时他们要面对要被烧死之前怎么彼此鼓励,喜乐、仰望,很快要见到主耶稣基督。

在伊丽莎白一世长长的1558-1603年这段时期,伊丽莎白是个很聪明的一个政治家,她知道作为女王,若要生存的话,她任何一派都不可以讨好。有哪几派呢?第一,有一些暗地里仍然是天主教信念的英格兰人,伊丽莎白知道他们很有可能跟西班牙有联系,因为西班牙的确在1588年,他的海军来攻打英格兰,结果从英格兰人的看法,上帝差遣的一场大风雨让西班牙的船全军覆没,所以由天主教的国家来攻打英格兰是绝对有可能的事情,所以有天主教的神父或者信徒仍然是不服基督教的。然后第二,就是一些以前是天主教现在是基督新教了,所谓改革了的英格兰教会的牧师对圣经、对神学懵懵懂懂的,普罗大众的牧师跟会友。再来,有一些是主张教会不要再搞什么大主教、主教,教会就应该是牧师跟长老一起来治理教会的,我可以称他们作长老宗,至少在思想上是长老宗的牧师;第四,有一些我们简称公理宗,公共的公,公理宗就是相信这个长老和牧师一起治理教会的制度,其中一派或者其中一些真正地把这个事情实践出来,抗衡伊丽莎白女王。再来,天主教、一般的圣公会,长老宗信念、公理宗,公理宗又分一些又离开,开自己教会的;有些没有离开的,阳奉阴违的,再来就是另外一些狂热派或者独立的传道人。伊丽莎白一世跟她后来的雅各一世,这两段时期就有这么多种的人。

听加尔文神学的传道人,1558年之后回来了,在这段时期,比较有名的神学家是巴金斯,William Perkins,他的学生是阿姆斯,William Ames,两个人都是william,比较有分量的牧者是Richard Greenham,你不要读Greenham绿颜色的火腿,是Greenham。他特别有辅导的恩赐,在一个小地方牧会。虽然他的这个小地方Dry Drayton(干翠顿)离开剑桥大学只有几英里而已,人数很少,但是各地的贵族、传道人都找他辅导,所以早期这些的Perkins、Greenham,他们旁边就有一些年轻的传道人,自称为弟兄,brotherhood,他们追求真的按照圣经来牧养教会、教导圣经真理、带领敬拜、实行管教,brotherhood,这是在伊丽莎白一世在早期的清教徒,有一班的牧者们。

1570年,有一位年轻的传道人很大胆,在女王面前讲了一篇演说,说英国应该废除主教制度,实行牧师和长老治理教会,就是实行牧师和长老治理教会,就是长老治会的制度,女王很有礼貌地听他的演说,之后就下令这个人不能再讲道,等于革职,他就逃到海外,继续跟女王下面的教会领袖主教避战,所以1570年,有这种的大胆提出教会的制度需要改革,但是同一年,Richard Greenham就离开了剑桥大学教授的职位,跑去一个小地方开始牧会,这个是早期清教徒的时期,英格兰人还没有得救,还没有听到福音,所以清教徒是谁呢?很简单,第一代的清教徒就是让英格兰听到纯正的圣经的道理,让英格兰人听到真正的十字架的福音,让英格兰能听到悔改得救的道理,这些传道人的功劳实在是非常非常的大,但是都很谦卑的,在不同的城市特别是小乡村牧会。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email protected](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