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论_03 历史中的基督论(续)

主讲:林慈信牧师_校对:刘加立_文字:XSS姐妹

基督论,基督的位格,第三讲。我们现在从第2页再温习一下从新约圣经写完之后不同的怪论的兴起。

a.因为犹太教非常的注重一神论,因此就会把耶稣的神性或者人性妥协掉的。伊便派认为耶稣就是一个凡人,是约瑟和马利亚所生的,所以他们不信耶稣是神。阿罗该也认为耶稣是凡人,不过,是有神迹,童贞马利亚所生,所以基督在耶稣受洗的时候降在祂身上,给祂超自然的能力。撒摩撒他的保罗,就是动力神格唯一论认为,耶稣和太初有道的道这个道是两码事,耶稣是凡人,但是道是神的没有位格的理性,就从耶稣受洗的时候开始住在耶稣里面。

那些正统的教父们就要维护真理,来反驳这些,特别是撒摩撒他的保罗的动力神格唯一论。在撒摩撒他的保罗兴起之前,就有诺斯底主义。诺斯底主义认为物资跟灵是相反的,是相敌对的,所以神,最高的灵——神,不可能接触到物质,所以耶稣基督不可能是道成肉身的,是飘飘然的,好像一个鬼一样。亚历山大的教父,特别是俄利根,他把耶稣基督,耶稣说成是低过神,祂的本质上是低过圣父的。亚流派就把基督和逻各斯分开来讲,逻各斯就是那个神的非位格的理性(这个是不对的,很多教父们都说逻各斯是道,是神的非位格的理性,这个是错的),然后基督是在神创造一切之前所创造的一个超人的被造物。阿他拿修是正确的,是纯正的,祂就提出基督的神人二性,然后基督在祂的神性与父是同质的。

但是,除了亚流派认为基督只与父是异质的,就是不同本质的以外,还有半亚流派,也是多数的中世纪的神父们,相信子与父是次质的,类似的本质。阿波林,阿波林相信耶稣这个灵是神性,魂跟体是人,那个是非常乱七八糟的一个的基督论。涅斯多留派,就是景教的创办人,就认为耶稣基督完全是人,逻各斯住在祂里面,只是好像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一样,基督被神充满,基督被圣灵充满,所以基督跟圣父不是同质的。

后来又有一些一性主义(Monophysite),就是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性,那是错的。我们要说一个位格,不能说神人二性成为一个本性。大马色的约翰认为基督的人性有神的属性,基督的人性有神的属性,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微妙的错误。然后,后来西方还有嗣子主义,就是后嗣的嗣,就是说从基督的神性来看,从逻各斯来看,逻各斯——道是神的独生子,但是从人性来看,是上帝领养的,上帝在某一个时候开始说“你是我的儿子”。

  1. 中世纪的基督论。Middle Ages.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中世纪的基督论,中世纪的基督论。

  1. 注重基督的人性。Emphasis On Human Nature of Christ.

中世纪的神学家在基督的位格上没有什么加添新的教导,因为有各种不同影响因素,比方说灵修神学强调要效法基督,还有不同救赎论(就是基督代罪、基督赎罪这些的神学),还有弥撒的兴起(就是弥撒就是基督的身体,那个饼,圣餐的饼就变成基督身体),因为种种的原因,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再来,因为灵修神学要效法基督,因为有神学家讲基督的代罪,因为弥撒要讲饼变成基督的身体,种种原因的教会,中世纪的天主教,就很坚持基督完整的人性。

那比方说代罪,当然,基督在十字架死,祂是真是人,为我们流血死的,那是很好的一个影响。但是弥撒论就不好了,因为饼要变成基督的身体,所以基督一定是有肉身的人性。那灵修神学要效法基督,基督也是人,也面对试探,那个是好的。所以我们效法的基督也是胜过罪恶,胜过试探的基督。Mackintosh是一位20世纪的历史神学家,他说:“The deity of Christ, came into view rather as the infinite co-efficient raising human action and passion to an infinite value.因为当时中世纪的神学家那么的注重基督的人性,基督的神性就一有点像是基督的人性,就是祂的圣洁等等,就提高到无限度就是了。”就是说没有太多讲基督的神性。

那请记得,在《尼西亚信经》325年,跟《迦克敦信经》451年,当时他们是强调基督的神性的。但是到了中世纪的时候,为了种种的原因,强调基督的人性。这两种的强调都是需要的,都是需要的。我再说,你不能只有基督的神性没有基督的人性,不可以只有基督的人性没有基督的神性,两样都重要的。我们往往会有偏差的,感觉上,目前21世纪的福音派教会,包括成功神学、灵恩派等等,是强调基督的人性多过基督的神性。

我举个例,比方说有人生癌症,那谁跟你同行呢?是耶稣跟你同行。你很痛苦,耶稣也跟你一起痛苦。你不知道明天如何,神也不知道明天如何,那就异端了。谁说的?谁说“神谁也不知道明天如何”?杨牧谷,其中一位。在9·11之后祂写了一篇灵修分享,到处发表。祂说:“9·11我刚好在纽约,那天我读到创22章,就是神不知道亚伯拉罕会不会顺服,所以祂要试验亚伯拉罕。所以神也不知道明天,至少有些东西祂不知道。”所以当我们强调神的同情,神人的亲密关系的时候,很容易妥协掉神性那边。

好了,那我们继续看中世纪。

  1. 经院主义:幻影说,伦巴德的彼得。

好了,那我们继续看中世纪。b. 经院主义。有幻影说,有伦巴德的彼得的看法。有一些中世纪的经院主义神学家,什么叫经院主义经验呢?经院主义是大概主后900到1200年,把亚里士多德跟柏拉图的神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学带到教会的神学里面,结果就有点像第三世纪的俄利根一样。但是现在就大量地发挥了。他们的大师是多玛斯·阿奎纳,就用希腊的什么物质跟形式,他们就说自然跟恩典。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朱熹把孔子的东西系统化,什么太极、太一等等。阿奎纳就把圣经用希腊哲学系统化。

有一些经验主义的神学家,在他们的基督论里面所讲的是一个幻影说,幻影说。比方说伦巴德的彼得,他毫无保留的说,从基督的人性来看,基督什么都不是。就是“基督没有人性,都是神性”这种的基督的人性的虚无主义,是被教会定为异端的。经院主义的阿奎纳,他有一些新的发表。根据阿奎纳,逻各斯这个位格在道成肉身的时候,它就成为一个组合的逻各斯(a composite Logos)。逻各斯与人性联合,这样子就防备了人性达到一个独立的位格。

再讲一次,逻各斯这个位格在道成肉身的时候就成为一个组合的逻各斯,就是说“两性”嘛。而逻各斯与人性联合,就防止人性成为一个独立的位格。基督的人性在当祂与逻各斯联合的时候,基督的人性,当祂同逻各斯联合的时候,就领受了一个双重的恩典。第一个就是联合的恩典,第二个是有点像本性的恩典。

我先来第一个,gratia unionis。基督有了这个第一种的联合的恩典,这个联合的恩典给基督一个特别的尊贵。因此,人和天使必须敬拜基督。第二个是gratia habitualis,这个就是祂的位格之所在的恩典。就是这个第二个恩典,就让祂与神不断的联合。

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

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

基督,人性的知识也是分两方面的,一个是神灌注给祂的,一个是祂自己取得的。基督教有两个的旨意和意志,但是至终,基督的意志、基督的决定都是因为神性的意志所决定。人的,人性的意志都是服从神的神性的旨意的。有点复杂,不过总的来说有一点是非常可取的。就是基督的人性与逻各斯联合,而基督的人性不是一个独立的位格。

那在不同的正统的系统神学,包括这里伯克富,我们的老师们都会说:“基督的人性是非位格的。”什么意思呢?你看腓2:6-11,祂取了奴仆的样式。样式,the form,那神学家用性,人性。圣经和神学家故意用样式或者人性这个字的,故意不说“神成为人”。“神成为人”这句话严格来说是站不住脚的。不过我们在小学、主日学,10岁之下你这样讲OK,你过了小学4年级就不要说“神成为人”了。你说:神来到这个世界,就是神人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神人耶稣基督。多加两个字不会太麻烦吧,神人耶稣基督,祂是神,祂是人。

圣子,三位一体的第二个位格,祂取了奴仆的样式,成为人。祂取了人性,成为神人耶稣基督。拿撒勒人耶稣基督是谁?祂就是永生神的第二个位格,取了人性,取了人的灵魂跟身体。结果是神人二性,一耶稣基督。为你,为我钉在十架上的是耶稣基督,不是两个,不是一个神子,一个耶稣,两个位格,不是的。为你死在十字架上的,为你复活的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只有一位,祂是谁?祂就是永生神的儿子,取了人性,道成肉身。所以这位格是谁呢?严格来说这个位格就是神的儿子,第二个位格,取了人性。我们故意用人性这两个字是非位格的词,避免最后成为两个位格,又是神的儿子,又是拿撒勒人耶稣,那你就结合不起来了。所以人性是用非位格的词,人性,不然就变成两个了。

  1. 宗教改革后的基督论。The Doctrine of Christ after the Reformation.
  2. 十九世纪前。Up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好,我们讲完阿奎纳了。现在我们开始讲19世纪之前,宗教改革之后。

  1. 天主教,基督教都承认迦克墩。

a.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承认《迦克敦信经》。宗教改革在基督的位格方面并没有带来很重大的教义上的改变。我再说一次,宗教改革,就是马丁路德跟加尔文,在基督论甚至乎三位一体都没有带来重大的改变,他们的改变主要是在救赎论和教会论。天主教和改革的教会都相信,都接受《迦克敦信经》的基督论,因为天主教和基督教真正的分歧不在那里。

  1. 路德宗的特点。属性的传递。

我们来看马丁路德的特点。虽然我们说天主教与路德宗没有太大的分歧,但是路德宗的基督论是有一个特点值得一提的。路德相信,在圣餐的时候,基督的身体是同在的。因此,路德有一个叫做communicatio idiomatum,英文Communication of the Attributes,中文神的属性的传递。意思就是说,基督的神性渗透了祂的人性,基督的人性又渗入到祂的神性;因此,祂的人性参与了祂的神性的属性。

我慢慢来解释这句话,我再翻译一次:马丁路德相信,在圣餐的时候,基督的身体是与圣餐同在的(就是与这个饼同在的),因此他们就发展出这个属性的传递(communicatio idiomatum, Communication of the Attributes, 神的属性的传递)。就是说,基督的神性渗透祂的人性,祂的人性也渗透祂的神性。就是祂的人性就参与了,就是有了基督神性的属性的。

我来解释一下,我们先从改革宗来看,然后再看回去路德,我从加尔文看回去马丁路德。我们改革宗相信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升天了。那今天我们从耶稣基督的神性来看,祂是无所不在的;我们从耶稣基督的人性来看,基督今天在天上,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的是神人二性一基督,为我们复活的是神人二性一位耶稣基督,为我们升天,今天坐在父神的右边为我们代求的是神人二性一基督,将来要回来的是神人二性一基督。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今天耶稣基督在天上,不在地上;从神性来看,基督——神的儿子是无所不在的。从人性来看,基督不在地上,在天上,祂的身体灵魂在天上,当然祂的工作今天由圣灵来继续。所以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哪里就得以自由。

马丁路德不是这样看的。马丁路德不愿意说:“从人性来看基督在天上。”他说:“神性与人性的是互相渗透的。所以耶稣基督的神性无所不在,耶稣基督的人性也无所不在。”就是耶稣基督的人性,祂的灵魂、身体都无所不在。

所以圣餐这块饼,我们加尔文主义,改革宗说“这个饼是饼”,但是我们领受的时候相信祂是基督的身体,是因为基督应许祂要喂养我们的心灵,不是喂养我们的身体,不是给我们吃饱。那个饼是饼,是一般的饼,但是分别为圣做一个不一般的用途,就是基督喂养我们的灵魂,给我们更多的信心、爱心。祂真正成为我们的生命之粮。

马丁路德不是。祂说:“基督的神性、人性都是无所不在的。”所以基督的身体在哪里?我们说基督的身体在天上,不过透过圣灵跟祂的话语的应许,这块饼吃下去,基督喂养我们。马丁路德不是的,祂说:“基督的神性在哪里?无所不在。人性呢?也是无所不在。”所以,究竟耶稣基督的身体在圣餐的时候在哪里呢?马丁路德就会说:“耶稣基督的身体在圣餐的时候在这块饼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前面、后面、跟中间,但是这块饼不是耶稣基督的身体。因为耶稣基督的身体是无所不在,宇宙这么大。”所以耶稣基督的身体比这块饼大,所以祂在左右、前后、上下、和里面,但是着块饼本身不是基督的身体,这个是马丁路德的圣餐观。

我们说基督的人性在天上,祂透过圣灵,透过祂的话语与我们同在,真正的喂养我们的心灵。所以,马丁路德相信“基督的人性就有了祂的神性的属性,所以神性的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都是基督的人性的一部分,自从祂道成肉身,从人性来看基督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这是我们不同意的。

  1. 路德宗神学家的分歧。

所以我们很自然就会问一个问题:那你跟这种的说法,基督的人性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跟圣经里所讲的加利利人耶稣符合吗?这个问题当然就让路德宗的神学家起了分歧了。有些认为,基督在道成肉身的时候祂就放下了神的属性,或者偶然用一用神的属性;有些认为,祂在地上的33年继续拥有神的属性,但是隐藏,只是秘密地用;有些的路德宗的神学家,目前好像就放弃了这种的教义了。

  1. 改革宗神学家论路德宗神学;改革宗论属性的传递。

下面我们要讲的,是改革宗神学怎么样看路德宗神学,或者说我们改革宗,特别加尔文,怎么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怎么论这个所谓属性的传递。我举一个例,这个不是光是纸上谈兵的,徒20:28,教会是神用祂的血买回来的。神有血吗?没有。神的血是指耶稣基督的宝血嘛,所以是从人性来讲神的血。神没有血的嘛,对不对,徒20:28。所以这个属性的传递不是纸上谈兵,是有些经文我们必须要处理的。

另外一个最简单的就是:这是我的身体。那我们一般都是搞字义解经的嘛,怎么搞到“这是我的”那个“是”,就马上就寓意、灵意解经呢?你怎么处理这些问题?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用立约的血,或者用我的血立的约,神的血买赎教会。所以,我们是要讨论基督的人性和神性之间的关系的。

提示:逐字稿文字只限于个人和教会私下学习交流,目的是造就教会和教会负责带领、讲道的同工们;未经同意,请勿擅自在其它网站或平台转载和刊登课程的逐字稿;课程的逐字稿和图片的版权归「中华展望」,禁止复印出版等商业用途。当文字和录音不符时,以录音为准。愿上帝赐福文字编辑和校对的肢体来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奉献支持或是其他任何问题请使用以下邮件方式联系我们。网络圣约ccnci.org中华展望圣约学院 [email protected](PayPal)